小区居民向成都市住建局赠送锦旗。
在刚刚过去的“520”,成都市青羊区草堂街道浣花小区的居民们进行了一场酝酿已久的“暖心告白”。5月20日当天,小区居民自发制作了锦旗和感谢信,分别来到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就浣花小区老旧院落改造工作向省市两级党委政府致谢。
5月21日下午,浣花小区。10余位老人围坐在一起,聚精会神地听着一堂由社工带来的养生讲座。举行讲座的地方名叫“浣花堂”,是一栋两层楼高的橙色小房子。这里是浣花小区改造后新建成的居民活动中心,设有居民活动室、公共卫生间等,小区的物管中心也设在这里。像这样的居民讲座活动几乎每周都能看到,专职社工们根据居民们的需求,精心安排了主题多样的活动,在丰富居民业余生活的同时,更为大家搭建起沟通交流的平台,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
小区老人可以到浣花堂参加丰富多彩的居民活动,小朋友们不出小区就有“游乐场”的梦想也变成了现实。在两栋居民楼之间,一个小型的儿童乐园让人眼前一亮,跷跷板、秋千、转椅……小朋友喜欢的各种游乐设施一应俱全。小区改造后,杨婆婆几乎每天都会带着孙子来这里玩耍,孩子们还在这里交到了新朋友。“以前,院子里没得娃娃耍的地方,我们只有带娃娃去周边公园耍,现在小区里就有游乐园,还那么高级,娃娃些太幸福了。”
记者了解到,浣花小区是1998年修建的集中安置农迁小区,由于长期缺乏有效管理,导致小区存在环境卫生差、基础设施落后、配套功能缺失、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居民改造愿望迫切。对此,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将浣花小区改造纳入2021年“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建立了省、市 、区、街道四级联合工作机制,强力推动项目实施。省、市住建部门大力指导协调,相关领导多次到现场指导推进改造工作,青羊区公园城市与更新局和草堂街道在前期进行了大量的意见征集摸清居民需求,根据需求不断优化方案,高效完成了雨污水管网整治、道路平整黑化、消防通道、建筑风貌、公共空间等改造项目,总改造面积3.8万平方米,涉及建筑22栋,惠及居民1236户、约3700人。
据草堂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基于改造小区住户结构多元、需求层次不同、改造意愿多样的现实情况,街道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抓住群众自治这个关键,抓实消除安全隐患、补齐小区功能、推动环境美化、提升居民服务四项重点工作,推进改造资金筹集政府补一点、居民出一点、市场投一点、社会帮一点的模式,不断探索形成老旧院落改造“1144”工作法。充分尊重居民将地域历史文化特色融入到院落改造中的诉求,将诗歌文化等充分融入了院落改造的细节。
据悉,在硬件改造的同时,草堂街道推出多项措施构建小区长效管理机制。通过引入前期物业服务企业,在“过渡期”提供基本物业管理服务;梳理小区公共空间,通过招商运营方式提升持续造血功能;推进平安智慧小区建设,提升智能安防能力;在改造全过程引入专业社工组织陪伴,小区党员骨干带头,居民全面参与,小区共建共治共享的意识更加强烈。目前,通过提供“过渡期”基本物业服务,培育居民购买物业服务意识,在街道和社区的帮助下,逐步形成小区管理公约,完善小区管理机制,积极引导居民推动业委会的成立,并根据居民意愿引入“信义制”的物业管理方式,为加强院落的长效管理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随着小区环境一同提升的,还有居民们的意识。“现在,小区环境真的太好了,住在这里,每天都是好心情,这样巴适的环境,我们必须好好爱护,努力让小区变得更好。”小区居民严先生的话,道出了居民们的共同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