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 -E5 社区-
E5社区
  • ·都江堰市社区营造经验浅谈
  • ·“乐享高桥 活力夜市”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都江堰市社区营造经验浅谈

  从2016年起,按照《成都市民政局关于开展城乡社区可持续总体营造行动的通知》《成都市城乡社区可持续总体营造行动管理办法》要求,支持和鼓励公益性社会组织参与社区营造,推动完善“一核多元、合作共治”的基层治理机制,都江堰以民政局为代表的市级政府部门积极推动社区营造行动的开展,推行新的社区实践,尝试借此重新唤醒社区活力,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都江堰在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之前,共有256个社区,调整后有166个。2016年至2021年间实施的社区营造项目近400个,其中由成都市民政局资金支持的玉堂街道三溪社区“发展多样自组织.构建和谐美社区”社区营造项目、灌口街道南桥社区“留住古城的根”社区营造项目等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肯定。在地区发展模式指导下,都江堰积极探索“五社”联动共治机制,以社区营造为手段,推动社区发展治理。具体方法如下:

充分开展需求评估
了解社区真实现状

社区营造行动的开展,都从社区需求、问题出发,行动开展前进行社区需求评估:以入户走访、资料分析、社区坝坝会等方式对社区需求进行多维度了解;根据社区的背景,从理论的角度分析社区现状、问题与需求,找到社区丰富的社会资源。

合理制定营造计划
力求贴合民生需求

  根据前期收集到的社区问题、需求和现有资源,制定营造计划。其中,营造目标根据社区现有问题和需求进行制定。比如,社区居民参与程度不足、产业增收困难,目标就要围绕这个问题进行制定;再由问题引出需求,根据社区现有资源,为满足社区需求而制定具体执行计划,就是营造策略。

深入挖掘整合资源
合力推动社区发展

  在行动开展初期,通过各种方法了解社区现有资源与潜在资源,深入剖析资源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社区的问题、需求将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等进行梳理,链接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盘活社区闲置资源,解决社区问题,推动社区发展。

重点培育自组织
促进多元化参与

  社区营造可以通过孵化、培育社区社会自组织来发动一部分居民率先参与。自组织的培育在行动初期会存在各种困难,可通过个别访谈、成功案例分享等来逐步突破,以达到成功孵化自组织“团队的目的;”再对自组织进行培育增能,调动居民参与积极性。在实施过程中要相信并不断深挖居民潜能,依靠居民维护已有营造成果,不断激励和提升居民意识,实现可持续的总体营造。

拓展宣传广度深度
延续总体营造效果
  

项目执行过程中,如何将项目成效持续推动,宣传是至关重要的。经过多年开展项目的经验,总结出以下宣传技巧与方法:一是入户走访宣传,在项目初期适用于了解社区需求、问题和资源,创造行动开展的基础;二是活动宣传,制作易拉宝、KT板,印制各种形式宣传资料等在项目活动过程中进行宣传,一方面让参与对象了解项目及其意义,另一方面激励参与对象向其他居民进行传播,拓宽宣传渠道;三是信息网络宣传,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小视频平台等进行项目活动、相关政策的宣传,增强宣传力度。
  自成都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大会召开以来,都江堰市积极探索社区营造路径与方法,大力推进社区营造行动。通过社区营造,都江堰市推动社会组织在乡村振兴、院落自治、商居融合、公民教育、社区参与、资源整合等方面的发展,增强了居民自发解决社区公共议题的能力,提高了社区居民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实践证明,社区营造是促进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好途径,目前都江堰市社区营造已取得一定成绩,但是营造之路仍然任重道远。
  下一阶段,都江堰市社区营造将从基础走向成熟,在原有经验基础上,采用跨专业合作、资源共享的协同发展形式,因地制宜解决不同社区发展问题,主动回应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满足居民的不同需求,促进都江堰市社区发展治理不断取得新成就,助推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建设。
  

都江堰市“助力之翼”项目研讨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