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 -E4 医养-
E4医养
  • ·破解群众就医难题 增强健康获得感
  • ·“近”享优质诊疗 居民更有“医靠”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近”享优质诊疗 居民更有“医靠”

中心选派急救小队参加红十字应急救护技能竞赛。

  今年4月,成都市成华区青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功建设胸痛救治单元,背靠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和远程心电诊断技术的支持,让家住青龙街道的吴大爷感到十分安心。78岁的吴大爷患糖尿病多年,前段时间曾因“心头发紧、胸前不适”前往中心胸痛救治单元就诊,发现有心肌缺血问题,在第一时间得到了诊断和治疗,避免了身体健康带来的隐患。
  今年以来,青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项目越来越多,受益于医联体建设中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大医院的医疗服务不断送到基层,给辖区患者带来就医便利。

专家坐诊
将患者留在基层

  走进青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学科、儿科、中医康复科等临床科室以及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等医技科室齐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的项目多,还能拍片,三甲医院专家定期来坐诊,我们更有‘医靠’了。”居民张女士高兴地说道。
  从过去门可罗雀,再到如今17万余人次的年门诊量,青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变化是成华区卫生健康事业实现新跨越的缩影。今年以来,该中心围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看病问题,持续推进医联体建设,提高分级诊疗网的承接能力。
  “后天你挂号后直接过来找我,我再给你安排检查……”10月26日下午,该中心的华西网络门诊正常开诊,来自华西医院的专家正在线上接诊患者。“谢谢医生!”71岁的王大爷说,今年在中心做免费体检时,发现自己的肺部有结节,怀疑自己得了肺癌。周大爷的家庭医生判断他的病情后,为他预约了华西网络门诊。“华西医院平时很难挂到号。现在在社区就能看到专家,太好了!”王大爷说,“专家问得很仔细,也安慰我说不一定是癌症,还需要进一步检查判定,让我定了下心。”
  近年来,为提升辖区居民的就医满意度和粘性,该中心在服务能力上持续努力,依托“华西-成华城市区域医疗服务联盟”及医联体建设,中心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等医院联合开展医疗惠民项目,不仅有专家到中心坐诊,华西医院还在社区建起网络门诊,畅通双向转诊通道,实实在在为社区居民解决问题。
  自“华西-成华城市区域医疗服务联盟”建立以来,华西医院先后在双向转诊、网络视频诊疗、远程心电、远程阅片和专家带教提升全科医生临床诊疗能力等方面形成了“上下联动、优势互补”的运行机制,一系列优势技术和优质服务使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问需于民
打造特色科室

  以患者健康需求为中心,以辖区内人口结构特点、体检数据为依据,重点打造特色学科、提供特色服务、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是近年来青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基层服务提质和能力提升上的积极探索。
  “我们在前期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管理的基础上,根据辖区居民需求,增加了慢阻肺、帕金森、甲亢、甲减等慢病管理,将全科与专科优势充分融合,为百姓提供全面、规范的医疗服务。”据中心副主任陈芳芳介绍,得益于上级医院的“授人以渔”,通过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促进了常见病的规范化诊治,提高了基层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更加强了中心专科建设及人才培养。
  目前,中心已成功培养社区慢阻肺首席医生1名、糖尿病管理社区首席医生2名、高血压管理社区首席医生1名、华西妇儿联盟认证儿科医生1名。

强化能力
为急救保驾护航

  值得一提的是,除依托医联体建设,通过流程化、同质化管理模式全面提升中心急症患者救治效率外,该中心还着力提升医务人员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质量,通过定期举行培训、实操等方式,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刚结束的“2022年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红十字应急救护技能竞赛”中,中心选派的5人急救小队代表成华区入围决赛。她们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规范娴熟的操作技术、灵活的应变能力和过硬的心理素质,在全市26个参赛队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第4名的好成绩。
  今年6月,中心代表队在成华区“第五届红十字应急救护技能大赛决赛”上取得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这是中心今年强化学科建设、技能培训的成果之一,目的在于鼓励员工提升业务水平及自身素质,为百姓急救保驾护航。
  接下来,青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在成华区卫健局领导下,紧抓中心新点位建设契机,依托“华西-成华城市区域医疗服务联盟”,以“成华青龙健教品牌、全科教培基地”建设为牵引,不断提高基层医疗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就医体验,真正实现“大病在医院,小病、康复在社区”的分级诊疗新局面。

  华西社区传媒记者 彭戎 受访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