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武侯区国际残疾人日活动暖心
一群特殊儿童表演非洲鼓《我爱你中国》。
爱心集市上,售卖冰糖葫芦的摊位受到热捧。
无臂书法家口含毛笔写下活动主题。
12月1日上午,由成都市残疾人联合会指导,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主办,武侯区残疾人联合会、武侯区人民政府金花桥街道办事处联合承办的“牵手‘福’蓉·共享幸福美好”成都市武侯区第32个国际残疾人日文艺汇演活动在天府芙蓉园热闹开场。成都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赵小明,武侯区委常委、区总工会主席刘继平出席,武侯区残工委单位,各街道残联代表、残疾人代表等260余人参加活动。
欢快的音乐伴随着优美的舞姿,富有成都本土特色的舞蹈表演《芙蓉花开》拉开了活动序幕。随后,赵小明在致辞中说,武侯区在残疾人事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效,务实创新、真抓实干,助力残疾人共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刘继平指出,要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让残疾人生活更有保障、更有尊严。
现场,刚刚参加了“成就梦想”成都市特殊艺术节目选拔表演的一群特殊儿童为观众带来了非洲鼓《我爱你中国》,精彩的表演让观众们深受鼓舞。心怀梦想的他们付出了比常人更为艰辛的努力,才终于上台用艺术形式表达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今天就像过节,我们都化妆了,漂漂亮亮上台表演,好高兴!”一位演员代表说道。
据了解,这群孩子来自武侯区善工家园助残中心,他们中有智力障碍、孤独症、脑瘫、情绪障碍、行为障碍等类型的特殊儿童。在特教老师的指导带领下,他们整齐划一,用响亮的声音、强劲的节奏,释放自我,让观众在灵动的音乐中感受到非洲鼓的热情奔放。
出生于1988年的四川羌族女孩尔玛阿依,是四川省残疾人艺术团歌唱演员。她只有一条腿,但坚持穿着高跟鞋。她身材苗条,歌声曼妙,她是2014年网络“最美背影”的主人公,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东方维纳斯”。尔玛阿依的梦想是一直歌唱,她曾登上过中央电视台的舞台,也唱响过《中国好声音》,她是残疾人的励志典型,为残疾群体树立了榜样。现场,她手拄拐杖,身着轻纱款款登场,将一首《美丽的背影》唱响芙蓉园,让大家共享爱与希望。
“双百双千”千家助残志愿服务队和无臂书法家共同带来节目《笔墨太极》。书法家口含毛笔在宣纸上写下“牵手福‘蓉’共享幸福美好”。刚柔相济的太极表演与书法家遒劲的笔墨相互辉映,他们鼓励残疾人自信、独立地生活,同时呼吁社会各界加入关心、帮扶残疾人的队伍。
最后,在一曲《听我说谢谢你》的合唱中,文艺汇演落下序幕。
当天,武侯区残联提供场地的“向阳而生”爱心集市在天府芙蓉园正式开市。在景观大道的两旁分为4个区域,销售残疾人制作的手工、美食、文创和非遗产品。现场,8名残疾人及4家社会组织带着丰富的产品在市集销售,珍珠手链、泥塑、竹编、工笔画、毛线手包……有的香气袭人、有的小巧精致,让人爱不释手。
售卖冰糖葫芦的摊位吸引了许多游客,一串串色泽诱人的手工串糖葫芦整齐地摆放在盒子里。“今天是残疾人日的活动,让我感受到残联这个大家庭满满的爱和正能量。没参加活动之前,自己两点一线,从没想过用摆摊来增加自己的收入。”摊主付翔说,不一会儿工夫,他带来的产品就被抢购一空,收入了200多元。付翔来自武侯区金花桥街道,首次做冰糖葫芦就获得了大家的认可,让他对到爱心集市创业信心满满。
据了解,“向阳而生”爱心集市是在武侯区委区政府的关心关怀和指导下开展的助残公益品牌项目。该项目由武侯区残联为残疾人和助残社会组织免费提供场地、摊位,为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手工艺品、农产品等展销和就业创业机会。
“爱心集市”以“集市+就业+双百双千”助残志愿服务为主线,采用“日常活动周周有、特殊节日不重样”的模式,常态化开展“爱心集市”助残行动,鼓励和支持工美大师、助残文艺大师、公益助残单位和志愿助残队伍积极参与到集市中。
“以国际残疾人日为契机,在天府芙蓉园为主会场开展文创集市展销、手工体验和文艺表演等活动,在充分展示我区残疾人自强不息精神风貌的同时,拓宽残疾人在家门口就业创业的渠道,号召全社会关心关爱残疾人,擦亮武侯公益名片。”武侯区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乔佳琦华西社区报记者沈悦摄影报道
部分图片由残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