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参与小区清洁活动的志愿者们合影留念。
业主担任“微网格员”充实小区治理力量。
“今年元旦小区又有活动哟,好期待。”
“楼道、电梯等公共场所现在干净了很多,环境好了,心情也跟着好了。”
“架空层新打造的邻里空间很漂亮,大家日常搞活动多了一个阵地。”
……最近,在成都市温江区天府街道学府憬城小区业主群里,不时有业主发出感慨。近年来,天府街道积极探索以“党建+”为引领的小区治理机制,通过建强组织“软实力”、筑强环境“硬支撑”、竞进拉练“靓品质”等举措,有效破解商住小区治理难题,业主认同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小区先后获评“成都市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成都市党建引领百佳示范小区”等荣誉。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实现社区治理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党建引领。针对业主对物业不信任、小区自治组织号召力不强的问题,天府街道在学府憬城小区成立小区党支部,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三级党组织架构,推选热心小区治理、实干担当的退休党员业主为支部书记,筑强堡垒支撑。此外,结合业委会组建和换届,通过党组织提前介入、人选严格把关、意图指向鲜明、程序合法合规,切实把组织认可的人、群众信任的人充实进业委会,并推选小区党支部委员、居民小组长担任业委会主任,建强业委会组织。
天府街道结合“微网实格”治理体系,系统梳理学府憬城小区可用力量资源,建立党员队伍、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其他志愿力量“三张清单”,挖掘25名工作责任心强、群众能力优的退役军人、老干部等业主担任“微网格员”,当好小区治理“急先锋”“千里眼”和“顺风耳”,充实小区治理骨干力量。同时,健全诉求快速响应机制,构建“微网格员前端发现、小区组织协同介入处置、业主事后综合评价”的诉求响应机制,让小区问题、业主诉求在第一时间得以发现、在第一时间得以解决。
针对污水横流等居民诉求集中、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问题,学府憬城小区以垃圾分类工作为切入点,将原来的17处垃圾桶置放点位提档为微型花圃,打造集科普宣传、分类引导于一体的投放亭。通过小区党支部引领带动,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协同发力,动员业主志愿者参与宣传发动、值守引导,探索实践“家庭源头分类,定时定点投放,后端分类清运”可复制、可借鉴的垃圾分类模式。小区环境脏乱差的状况大幅扭转,小区环境类投诉件由2020年以前的上百件降至2023年的3件。
为了调动业主参与到家园环境提升的行动中来,小区常态化开展“家门口空间营造”系列活动,深化拓展环保蚯蚓塔、儿童环保集、公益文化展、车库微改造等项目,小区颜值气质实现“双提升”。
针对小区原来活动空间不足的实际问题,学府憬城小区盘活架空层空间资源,打造“邻里会客厅”“爱在邻里汇”等邻里共享活动阵地,策划开展“邻里守望”“邻里互助”等主题活动,让居民从“门对门”走向“面对面”,让陌邻变睦邻,助力打造充满温情的“熟人小区”。
华西社区报记者刘俊天府街道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