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小区环境整洁明亮。
新打造的非机动车停车棚。
2月28日,2023成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高峰论坛举行,活动现场揭晓成都党建引领微网实格优秀案例、成都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优秀单位、最美网格员、最美微网格员(楼栋长)等名单。成都市郫都区三道堰镇摘得“2023成都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优秀单位”;“三道堰镇马街社区‘参与式协商治理’”摘得“2023成都党建引领微网实格优秀案例”。
沙西田园绿洲F区是马街社区“参与式协商治理”的“代表作”。该小区建于2013年,现有居民70户。过去小区杂草丛生,公共区域垃圾随处可见,甚至楼梯间也堆满私人物品,停车位也被居民安上了临时车棚,就地“据为己有”……马街社区党委书记邓微微开玩笑说“以前还没走到小区门口就会遇到居民当街投诉”。如今,小区环境整洁、楼道明亮、车辆有序停放,仿佛经历了一场“十八变”。
沙西田园绿洲F区的变化清晰可见。变化的背后是一套机制在牵引,那便是“参与式协商治理”。来到小区的“尽头”,有一处协商议事阵地。门上方挂着“微网实格服务站”的牌子。这间不大的屋子几个月前还是一间脏乱的杂物室,“我们外出学习以后,有居民反映小区缺少一个讨论事情的地方,大家提议把杂物室打造成一个议事空间,纷纷主动当志愿者一起收拾,最后呈现出来就是眼前的模样。”小区微网格长庄昌录告诉记者。
记者看到,议事空间的墙上挂着颜色不一的牌子,上面写着议事流程、议事机制和议事规则,还有手写的“目前需要关注的议程”“重要但需要时间的议程”“紧急且重要的议程”以及“已协商且成功解决的议题”等。“协商议事的目的是激发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只有发动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小区才能治理好。”邓微微说道。
抱着这个设定的目标,马街社区与居民面对面交流,聚焦问题回应居民诉求,拉近居民与社区之间的距离,迈出小区治理关键一步。去年7月开始,小区多次召开“院落坝坝会”,邓微微将其形容为“吐槽大会”。会上以“小区是谁的?”“小区环境卫生是否需要改变?”“如果需要改变,该由谁来做?”等问题引导居民思考小区的治理思路,并协商一致开展院落环境卫生整治行动,以楼栋为单位进行评比。
此次行动共分为三次,为期半个月,参与的居民一次比一次多。最开始,很多居民不太愿意参与,对小区的公共事务漠不关心,但看到其他居民在行动,也纷纷回家拿起工具参与进来,并主动将自己堆放在楼栋的杂物进行清理。甚至80多岁的黄婆婆也来了。“当时我们劝她说天气热,让她休息。她说的话让我们特别感动。她说,大家都在做,我也想为我们小区做点事。此次卫生整治行动,不仅挖掘了小区的居民骨干,组建了小区议事协商队伍,同时也奠定了小区‘共建、共治、共享’的民意基础。”邓微微告诉记者。
此次卫生整治行动挖掘出每栋楼的居民骨干,形成“党员+微网格员+居民志愿者”的院落治理队伍,将居民个人视角转化为小区视角,提高了居民参与小区事务的积极性,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卫生整治行动完成后,小区举行了表彰会,向行动积极的4栋1单元颁发了红旗,奖励1000元。但获得流动红旗的楼栋居民却提议:“这次大扫除是大家一起搞的,奖励资金就归小区嘛,增加一些设施。”这种“大局观”举动受到了居民点赞,并提议:“我们每个月都评嘛,其他楼栋如果做得好,也可以获得红旗。”最终在居民的一致协商下,现在小区每月组织一次星级楼栋评选,通过树立典型,形成“标杆”效应,激励小区居民养成“讲文明、讲卫生、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去年9月,邓微微又带着社区“两委”成员以及辖区党员、微网格员、居民骨干等20余人,前往唐昌镇川电南小区和三道堰镇本地的花牌佳苑小区进行学习考察。学习回来后,小区发起了搭建车棚众筹活动。活动前期,微网格长通过线上微信通知,线下张贴海报的形式向小区居民发出活动通知。众筹活动包含两种形式,一是筹劳:请有时间的居民,参与车棚地面平整行动;二是筹资:请没有时间,但有心参与的居民可捐赠资金。居民纷纷响应,党员带头主动参与车棚平地行动并参与捐款,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多力量大,原本需要一周才能平整完的地面,仅用了半天的时间就完成。另外还筹集了1000余元资金。“这次众筹活动,让居民转变了等、靠、要的思想,主动参与到小区的事务当中,极大提升了大家的主人翁意识。”马街社区党委副书记曾奕表示。
据悉,此前小区已有一处非机动车停车棚,实行智能充电模式。但因为“僵尸车”占用、车辆增多很难满足现有电瓶车充电需求,所以“飞线充电”的现象也是屡禁不止。在坝坝会和入户走访收集居民需求后,居民反映最多的就是增加停车棚。于是,小区启动了停车棚“二期”项目。“在此之前,这里(车棚位置)是小区闲置荒废的绿化带,杂草有半米多高,堆着砖块和垃圾。新车棚选址的时候,大家协商同意将这块闲置的空地改造为停车棚。最终,在小区居民筹工筹劳和社区资助下,完成了地面硬化,车棚搭建。建好以后,我们又组织居民协商如何规范使用车棚,形成大家所看到的车棚公约。现在大家看到的停放整齐有序的局面就是这么来的。”庄昌录说道。
短短数月,沙西田园绿洲F区“改头换面”的速度让居民连连称赞,同时也为自己参与治理而感到欣喜。“成果来之不易,我们还将学习借鉴优秀经验做法,提升居民治理能力、治理意识,促进小区自治。同时不断激发居民参与积极性,推动居民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将沙西田园绿洲F区的成功经验向其他区域辐射,在整个马街社区营造‘居民齐参与协商共治理’的良好氛围,形成全域善为善治良好局面,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邓微微告诉记者。
华西社区报记者 李玥林 社区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