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锦江区三圣街道全力织密最小应急单元
三圣街道平安治理中队开展街面巡查。
三圣平安驿站。
“真的太感谢你们了!多亏有你们,不然我都不知道怎么办,当时我们家里人都快急死了!”近日,成都市锦江区三圣平安治理中队的副队长江毅坚帮助一名存在精神障碍的男子平安回家,其家人拉着江毅坚的手连连道谢。
据了解,此次爱心救助只是三圣街道平安治理中队工作的一个缩影。自2023年12月以来,三圣街道贯彻落实“平安驿站+平安联盟”群防群治机制,进一步发挥基层群防群治力量在平安建设中的作用。在锦江区委政法委的指导下,街道不仅成立了三圣街道平安治理中队,还通过建立、依托“平安驿站”,对全域开展社会治安治理新路径,全力织密最小应急单元,深入推进社会面治安防控工作,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记者了解到,2月28日下午5点50分,江毅坚在下班乘坐公交回家时,坐在其旁边的男子多次向他询问这趟车是否会经过火车南站,以及温江区救助中心的联系方式。
这时,江毅坚发现这名男子表情木讷、精神状况不太正常。经过简单地沟通,他初步判断这名男子是一名疑似居住在温江区救助站的智力残障人士。为了帮助该男子回家,江毅坚先是陪同他在火车南站东路站下车,步行前往距离最近的派出所,并将情况告知值班民警。在经过警方的反复核实后,最终确认他家住三圣街道喜树路社区。
随后,江毅坚将这一情况报告给街道科室相关负责人与所属社区的工作人员,并与派出所的民警一道,将其送回家中。但是,由于该男子的父母已经在年初双双离世,家中无人,又通过与其亲属联系,找到了正在寻人的该男子姨父、姨母。
前后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寻找,男子的亲属赶来接他回家,并对热心的江毅坚、派出所民警及社区工作人员表达了真挚的感谢,并表示会为其寻找一个有资质的护理机构进行照顾。期间,民警对家属进行了提醒教育,叮嘱家属平时要多关注关心关怀,及时了解情况,防止其再次独自外出迷路。
“为实现应急突发事件1到3分钟内快速响应、有效应对,织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目前,街道已针对辖区治安情况复杂的重点区域部位,因地制宜建设2处平安驿站,还有1处正在打造。”三圣街道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在人员配备上,平安驿站由三圣平安治理中队值守,每个驿站设置1名点长及3名队员。平时,他们以平安驿站为依托,辐射周边进行延伸性巡防,重点开展各类治安、安全隐患的排查。
与此同时,为统筹开展日常联防联勤工作,街道依托“平安联盟指挥平台”,将综治巡防队员、网格员、平安志愿者、平安驿站、装备全面纳入管理。其中,每名综治巡防队员手机上都安装了“久安为民”巡防APP,确保与街道综治中心、派出所保持信息畅通。当发现可疑情况或违法线索,即可第一时间向属地街道、派出所报告。遇有突发案件时,在公安机关未到场情况下,他们可协助开展先期处置,协助维护现场秩序,与公安力量有效衔接,形成互补。截至目前,共帮助群众解决困难30余次,调解纠纷2次。
当天,记者走进位于喜树路社区的平安驿站,看到驿站内不仅统一配备了橡胶棍、安全钢叉、防护盾牌等装备,墙上张贴着区域巡防重点部位图、行业及应急人员联络表,还设有饮水机、充电器、休息桌椅、雨伞等便民服务设施,让环卫工人、快递小哥等新就业群体在工作中有地方歇脚、喝水、充电、躲雨等,满足他们的日常需求。
“今年,我们还会利用‘平安驿站’阵地,定期开展反诈、禁毒、国家安全等宣传,深化矛盾纠纷调处、便民服务等工作。同时,以平安驿站为中心,充分整合商圈、市场、学校、医院等各类企事业单位自有安保力量,组织发动建设最小应急单元,以多元化参与、多部门联动,不断延伸基层治理的触角,营造和谐平安的辖区环境。”三圣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华西社区报记者 高昊焜
三圣街道办事处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