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 -E3 社区-
E3社区
  • ·数据赋能“格”中事“码上办”
  • ·“慈善敲门”行动 温暖社区高龄老人
  • ·暑期地铁研学活动趣味多
  • ·遗失公告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数据赋能“格”中事“码上办”

崇州市大划街道“微网实格”治理落地落实

“微网实格码上办”小程序页面。

  “感谢社区及时把孩子给我们送回来,不然后果不堪设想……”7月30日,崇州市大划街道划石社区的夏先生搂住微网格员刘敏群的手激动地说道。此前一天,夏先生的孩子轩轩因外出玩耍迷路,加上没带电话手表,也忘记了父母的电话号码,无法联系家人,便在路边上独自哭泣。划石社区微网格员上前询问情况后,便把轩轩带回社区,社区工作人员根据轩轩提供的信息,通过“微网实格码上办”小程序,很快查询到了轩轩父母的电话和地址,随即联系派出所一同将孩子送回了家。
  “这次能够快速处置这起事件,还是得益于我们这个‘微网实格码上办’小程序,这里面装着我们整个划石社区的‘底数’。”划石社区党委书记谢红勇说。据了解,划石社区“微网实格码上办”小程序自去年5月投入使用以来,已经归集汇总包括人、房、产、事等各类数据10万余条,日活跃账号200+,日数据更新量500+。“微网实格码上办”目前已成为划石社区联系上级部门、服务社区群众的重要工具。
建全数据库 夯实社区治理底座
  大划街道位于崇州先进制造业核心区及生活配套区,辖区内有比亚迪电子、福蓉科技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常年有大约6万人工作、生活在划石社区。
  针对社区人员构成复杂、流动性大的特点,大划街道通过开发“数字街区”驾驶舱,在“微网实格码上办”小程序上以房间为节点填充数据资源,将划石社区的5378栋楼宇、29828间房间、1094个商业主体以及8.7万条动态人口数据等进行汇总,形成街道自有数据库,让社区对辖区内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依托小程序对数据进行实时更新,确保数据“保鲜”。
  “除了数据采集外,我们还对这5300余个房屋、商业主体制定了唯一的二维码,通过扫码,各级账号可以利用移动端迅速开展人房数据核采、11类37项事件上报及8类14项专项巡检等工作。”谢红勇介绍。
有事“码上办” 让数据多跑路
  在常态“保鲜”的数据底座基础上,大划街道建立城运中心“网格发现-社区反馈-中心派单-办所处置”4级调度机制,优化“领导、中心、办所、网格、群众”5级账号体系,以“码上办”微信小程序端为窗口,建立“业主管理+顾客报备+社区监管”的全业态智慧管理模式,全面摈弃了纸质档人员信息报备的办事流程,让数据多跑路,居民少跑腿。
  此外,“微网实格码上办”小程序移动工作端还植入“一键采集”“一键巡查”“一键上报”等快捷功能。群众通过家门口的二维码,可使用事件上报、诉求反映、效果评价、联系网格等4大功能,参与社区治理,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我们通过推进‘智慧蓉城’和‘微网实格’深度融合,实现双向赋能,由上至下贯通至微单元的事件、数据、指令流转,初步形成了可感、可视、防、可治的社区智慧治理模式。”谢红勇说。
  

华西社区报记者 杨铠 街道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