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 -E6 医养-
E6医养
  • ·关爱女性健康 做好“护花使者”
  • ·最好的宣传是患者的口碑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最好的宣传是患者的口碑

双流区彭镇卫生院“送中医药服务下乡”有实效

定期下乡开展中医药义诊活动。

  “李医生,三伏贴开贴了哇?我和亲家公又来找你了。”7月中旬,进入三伏天,成都市双流区彭镇卫生院迎来了贴三伏贴的“高光时刻”,老老少少齐聚一堂,好不热闹。其中不乏像刘大爷、张大爷这样住得远的“老熟人”,他们已经连续七八年坚持来卫生院中医科“报到”了。
趁热打“贴”三伏天迎来养生“热”
  彭镇卫生院中医科科长李琴就是两位“老熟人”要找的李医生,他们是在八年前卫生院在彭镇羊坪社区举办的一次中医药文化下乡活动中认识的。“我有慢性支气管炎,以前冬天经常感冒,自从李医生开始用中药帮我调理后,我很少感冒了,感觉身体抵抗力也增强不少,我现在很信中医!”刘大爷84岁了,在与同样前来贴敷治疗的居民的聊天中对李琴的医术和服务赞不绝口。
  “刘大爷、张大爷,久等了哈。这段时间贴三伏贴的人比较多,真是辛苦你们大老远赶过来。”给上一个病人配好药后,李琴走过来打断了两位大爷与其他居民的闲聊,此时,她手中的托盘上已准备好了一盘调配好的三伏贴药膏和消毒棉球。
  在确认了刘大爷近期的身体状况后,李琴用消毒棉球轻轻擦拭了他背部,选取治疗的穴位,动作专业而细致,“刘大爷,穴位我给您贴好了后可能会有温热的感觉,那是药物作用的原因哈!”说着,李琴小心翼翼地将三伏贴精准地贴在了刘大爷背部穴位上。
  “今年来中医科贴三伏贴的居民比往年同期多了三成左右,中医治未病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而且我发现现在的‘中医粉’越来越年轻化,以往多是老人、孩子来贴,现在不少中青年上班族也加入了三伏贴养生的队伍。”李琴说,三伏天迎来养生“热”并不是偶然现象,这和中医的疗效以及卫生院平时借力家庭医生巡诊等活动大力传播中医药文化知识、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都密不可分。
送中医药服务下乡 提升全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
  如今,来彭镇卫生院中医科寻医问药的不仅有多年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铁粉”,也有自身受益推荐亲朋好友前来感受的“忠粉”,还有慕名而来初次尝试中医的“新粉”。虽然中医科近年来越发“火爆”,但这块金字招牌,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深耕与积淀。
  据李琴回忆,在下乡推广中医药初期还是被泼了不少“冷水”,居民对乡镇卫生院中医服务能力持质疑态度,同时还有“中医都是慢郎中”的老旧成见。于是,卫生院号召中医科主动出击,通过下乡宣传、讲座、义诊、免费体验中医适宜技术等方式,逐步建立起与居民的信任桥梁,让大家直观感受中医简、便、验、廉的优势。同时,在“修内功”方面,卫生院不断夯实中医科建设,“上新”中医诊疗设备,同时邀请经验丰富的中医专家定期坐诊、带教,让患者不仅能感受传统的中医诊断方法,还能体验到中药熏蒸、针灸推拿、艾灸等特色疗法。
中医养生受追捧 服务多样赢得好口碑
  据悉,彭镇卫生院中医科现有医护人员11人,能够提供包括针刀、针刺、灸法、推拿等在内的39种中医适宜技术,同时还推出了一系列中药衍生品,如颈腰椎枕、失眠枕、中药洗浴方、中药袋泡茶等,深受本地及周边区县患者好评。“最好的宣传来自患者的口碑,未来我们将继续致力于中医文化的传播与发扬,力争把中医健康养生理念从一种符号、观念,转化成具象化的举措融入居民日常,营造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彭镇卫生院相关负责人说。
  华西社区报记者 李思佳 卫生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