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为患者进行治疗。
2016年,成功创建首批“成都市示范中医馆”,可开展针灸、骨折手法复位、穴位贴敷等10类61种中医适宜技术;2023年,代表郫都区接受“全国中医工作示范县”实地评审工作,获得领导高度赞扬……近年来,成都市郫都区安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喜讯频传。“杏林逐梦新篇章,不负春光好时景。”谈及医院的发展历程,中心党支部书记李长安言语中充满激情。作为一家具有中医服务特色的基层医院,该中心将中医适宜技术融入临床各科室发展当中,并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百姓提供多元化特色化的中医医疗服务。
整合资源中医药服务更便民
近日,记者走进中心中医门诊时,一股浓浓的艾草香扑鼻而来,医护人员各司其职,正忙着给患者拔罐、刮痧、熏蒸……记者了解到,中心中医管理科下设中医门诊、中医住院病区、中药房、中药临方加工室和中药煎药室,设有中医内科、中医骨科、中医肛肠科等8个中医门诊科室和中医康复科、中医肛肠科两个中医住院病区,开放中医病床61张,占全院床位的20.4%。下一步,中心还将旧住院楼打造为集住院治疗、康复训练、安宁疗护为一体的中医特色楼。
为了方便居民就诊,中心创新性开展了中药临方加工。患者看完诊,即可就地取药并根据中医师处方进行中药临方加工,变高峰期“人等药”为“药等人”。在中医诊室,不少市民可以体验到多种“简、便、验、廉”的神奇中医药特色疗法,既能治病也能养生保健、调理亚健康状态。
如今,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心在治未病、防治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彰显,百姓的中医药服务获得感不断提升。中心将中医药服务由医疗为主拓展到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领域,既是落实便民惠民利民的创新举措,也是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有力载体,多措并举让居民享受到更便捷的中医药服务。
传承创新中医药文化更亲民
“医院四季花开、四季药香,中西医文化氛围浓厚,非常有创意!”不久前,一名患者从安靖社区卫生中心康复出院,临走前对医院打造的“百草园”赞不绝口。为了厚植中西医文化,中心打造出约2600平米的中药百草园,种植有薄荷、藿香、何首乌、樱桃树等140余种中草药,设立了情志养生的“七情园”,还有李时珍、张仲景、孙思邈等古代名医雕像7座。
中药“百草园”不仅是患者们平时康复治疗的好去处,更是融“景观、科普、教学”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景观。3月底,中心还在中药百草园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延伸——以百草园的草药为引,按照传统熬制方法进行中药合剂临方加工,制成独一无二的中药茶饮。“出圈”的酸梅汤、瘦身饮、润肺饮、生发饮等饮品颇受年轻人宠爱,已然成为中心的网红“奶茶店”。
中医药文化创“新”又创“廉”。为充分发挥以药喻廉的文化底蕴,医院打造了“清风习语药语廉心”廉洁文化墙,运用中药药理及功效,如“冬病夏治”——“防患于未然”、“茯苓”——“标本兼治”“扶正祛邪”、“防风”——“防御不正之风”等理念,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让广大职工见药思廉,让廉洁理念深入人心。
迎风搏浪心如磐,无惧风浪立潮头。未来,安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全力以赴,一如既往坚持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让缕缕药香历久弥新,为郫都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华西社区报记者张丽中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