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 -E5 特别报道-
E5特别报道
  • ·社区搞创投 小院落做出大文章
  • ·扎根社区 七旬党员书写基层治理经
  • ·一代综“狮”走向场外,景顺长城科创综指ETF联接正在发行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社区搞创投 小院落做出大文章

社区开展游园活动。

  近日,记者从彭州市天彭街道获悉,为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天彭街道天府中路社区创新打造占地650平方米的“信天中社区创投小院”,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协同+居民参与”多元共治模式,激活基层治理“末梢神经”,探索出一条以微空间撬动治理效能、以“小切口”书写民生答卷的新路径。
  这一集党群服务、便民服务、文化孵化、创业就业于一体的复合型空间,已培育5家企业、1个创业个体,引入1个社会组织,成为彭州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鲜活样本。
党建引领“聚势能”多元联动破治理难题
  创投小院由社区居委会独资控股的“信天中社区服务有限公司”运营,构建“党组织+社会企业+社会组织+居民”协同机制。通过整合社治激励资金与集体资金,完成空间改造与功能升级,联动琴天书院、蓝天社工等机构开展“红色故事会”等品牌活动20余场,创新“1234”院落管理模式(1个党员先锋岗、2支志愿服务队、3项自治公约、4类民生服务),推动老旧小区治理效能提升30%。
共享空间“筑生态”创新创业增发展活力
  聚焦资源分散、需求多元痛点,小院以“共享空间+政策扶持+生态融合”三维模式构建创业生态圈。
  共享降本:提供标准化办公区、共享会议室等设施,入驻企业运营成本降低40%;
  政策扶持:通过整合社治激励资金及集体资金,对入驻企业给予租金减免、项目支持等;
  生态融合:构建“教育+文化+公益”产业闭环,如众行托管联合蓝天社工推出“学业托管+成长关怀”服务,惠及200余户双职工家庭;组建商家联盟,推动琴天书院、陋室铭画室等机构开展跨界合作,年均举办文化活动40余场。
  同时,创新“商家自治+社区监管”双轨治理机制:入驻商家成立院委会,制定《创投小院管理规约》《共享会议室使用规定》等5项制度,定期开展环境维护、安全检查;社区联合蓝天社工组建志愿服务队,开展房屋安全排查、垃圾分类宣传等行动,覆盖周边500余户居民,形成“共建共治共享”长效管理格局。
积分赋能“促共治”文化浸润绘幸福底色
  小院积极构建“信义积分”治理体系,以“1信义贝=1元服务券”为纽带,联动入驻单位打造“信义合作商家”联盟,构建“服务兑换—资源共享—价值转化”闭环。通过“志愿信义互助”制,将居民参与社区服务、文化活动等行为量化为积分,可兑换文化课程、商家折扣等权益,累计吸引3000余人次居民从“旁观者”变身“参与者”。
  在文化赋能层面,琴天书院“琴天雅集”、陋室铭画室“新水墨节”年均举办40余场活动,培育“墨香润邻里”等文化品牌;组建由60余名退休教师、艺术家构成的“银龄文化志愿队”,开展公益讲座、书画教学200余次,将文化服务与积分激励深度融合。这种“服务换积分、积分兑资源”模式,实现志愿服务从单向付出到双向互动的转变,形成“奉献—回报—再奉献”的可持续循环,既丰富居民精神生活,又激活社区文化自治活力。
市场化运营“强造血” 长效发展探新路
  通过盘活辖区部分闲置空间、收取合理租金,小院实现年营收50万元,带动新民路形成服务产业集聚区,集体经济增收15%。天彭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模式破解了社区治理可持续难题,真正让‘输血’变‘造血’。”
  未来三年,天彭街道将深化“社区+”模式,建成5个创投空间,覆盖80%以上居民区,培育30家社会企业,聚焦养老、文创、环保等民生领域,打造“15分钟服务圈”,实现居民需求“小事不出院落、大事不出社区”。从“管理”到“治理”,这座650平方米的小院正成为基层善治的“微缩样板”,为城市治理现代化贡献创新实践力量。
  华西社区报记者 张丽 街道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