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 -E2 善治-
E2善治
  • ·从吐槽者变共建者 “爱邻议事”凝心聚“绿”
  • ·导 读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从吐槽者变共建者 “爱邻议事”凝心聚“绿”

大家齐心协力搬运、栽种苗木。

  3月24日,成都市温江区涌泉街道清泉社区天来汇景小区内一片热火朝天,居民们在小区党支部和物业的组织下,手抬肩扛将居民自发捐赠的70余棵树木、500余株苗木栽在花园内。不过鲜为人知的是,这场特殊的“亲邻家园”营建活动,竟源于一场“被吐槽”的植树补栽。

补栽遇“尴尬”:居民直言“不满意”


  3月17日,天来汇景小区物业针对居民反映的“绿化不足”“小区品质跟物业管理不对等”问题,对园区枯死树木、绿化进行补栽补种。然而,新栽的树木却引发了争议。“这树真的太小了”“上次那个桂花看得让人伤心,这次紫薇也伤心。”“说好的‘品质升级’就这?”植树当日,居民就在群里吐槽。面对意见,小区党支部没有回避矛盾,而是立即与物
业、居民代表和园林专家共同“把脉问诊”。经协商,物业表示,“补栽预算有限,选品确实未能满足需求。”咋办?一场
由居民主动发起的“捐绿行动”悄然酝酿。

居民主动认捐:自家好苗“搬进”小区


  “如果小区的确没有好的树了,那可以免费到我地里挖个二三十棵。”居民何杰的这条消息瞬间点燃了邻里的热情。原本正在讨论绿化补植的业主们惊喜地发现,群里竟藏着一位“宝藏男孩”——这位经营着占地百余亩的温江泰丰园艺场的专业人士,主动请缨要为小区“添绿”。
  面对满屏“拍砖”,小区党支部在通过微信群收集着居民“不满意”意见后,一场围绕小区绿化问题而来的“爱邻议事日”活动也在小区展开。就在3月20日,物业、微网格员、志愿者、居民针对树木修剪、花草补种等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爱邻议事”结硕果:绿意盎然“人心聚”“捐树清单”转化为“种植地图”。活动现场,身穿红马甲的党员志愿者带头挥锹挖坑,也有居民现场指导:“桂花树喜阳,得栽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谁知,最后在何杰对园区树木栽种进行整体布局规划后发现二三十棵根本不够,竟一次性捐赠了70余棵树木、500余株灌木。小区党支部书记邓显卫表示:“此次栽树,我
们既看到了以温江泰丰园艺场为代表的爱心公益企业,也让我们的居民从‘吐槽者’变‘建设者’,这正是党建引领下‘众
人事众人议、众人事众人办’的生动体现。”
  如今,新栽的树木在春风中舒展枝芽,居民们茶余饭后也爱绕道看看“自家捐的那棵树”。但比绿意更浓的是邻里情——通过“爱邻议事日”,抱怨声化作金点子;通过捐树共植,陌生人成了“花友团”。
  “一棵树”撬动“百家心”,从协商议事到落地行动,这场“植绿”并不是唯一,正如此前轮胎变宝、羽毛球搭建艺术装置、废旧物在小区化身靓丽风景线,同样得益于清泉社区以“党建+议事”破解治理难题,打造出一个个美丽的绿色角落,既是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更是“温江一家亲”的温暖见证。
  “这些案例给我们一个启示,基层治理的密码或许就藏在让居民看得见、摸得着、能参与的‘光合作用’里。期待花开枝头,绿意满园。共建共治共享的种子,在春风里长成遮天绿荫。”温江区涌泉街道清泉社区党委书记李燕表示。
  与此同时,党支部、物业公司负责人、温江泰丰园艺场的何杰等人也穿梭在楼栋之间看现场。“金丝楠木适合栽在4栋楼下,紫玉兰要移栽到儿童乐园旁,紫薇做行道树既美观又好打理……”何杰仔细地说着种植方案,连配色都考虑到了四季变化。短短一周,树木分批次从居民的“自家庭院”汇聚到小区公共区域。
  “用不到多久,金丝楠木挺拔的枝干就会在春日里舒展新芽,玉兰花将于枝头绽放。”这场从“私人庭院”到“公共景观”的转变,不仅让绿化覆盖率提升,更滋养着“亲邻家园”营建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