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津区义镇“开春艺术季”让乡村治理“活”起来
蓝染布技艺吸引了孩子们。
作为艺术季的核心活动,“你染蓝、我添暖,美村自有光”蓝染共创计划吸引了众多村民、艺术家与游客的参与。
20余名村民与成都艺术学院的学生结对,共同使用兴义本地蓝草作为染料,创作了一幅巨幅蓝染布。这一创作过程不仅传承了非遗,还激发了村民们的创造力与参与热情。此外,蓝染布与竹编技艺的结合,打造出了一件名为“你染蓝我添暖,美村自有光”的艺术装置,成为游客们争相打卡的新地标。参与活动的大学生小张表示:“蓝染让村民的日常生活与艺术碰撞,既传承了非遗,也激活了乡村的文化记忆。”
当天的“春日蒸笼宴”以传统“九斗碗”的方式,架起新老村民沟通的桥梁。
餐桌上,老村民制作的粉蒸肉、甜烧白与新村民带来的创意菜品相映成趣。活动现场设置的“兴义心愿树”挂满300余张卡片,村民的期盼从“村口小河更清澈”到“开设蓝染体验馆”,均被纳入乡村发展清单。驻村艺术家会会感慨道:“蒸笼冒的是热气,暖的是人心,这样的活动让村庄更有温度。”
艺术季同步发起的“房前屋后·庭院美化行动”,让村民成为家园设计师。
园艺师团队深入村民家中,指导种植蜀葵、紫茉莉等乡土植物,帮助打造低成本生态景观。村民邓琼的庭院经改造后,多肉植物与自然花丛错落有致,她笑称:“现在城里游客都夸我们村比公园还美,以后说不定能靠庭院经济增收!”
活动推出的“乡村艺术护照”成为游客探索张河村的指南。游客沿“知性行走路线”集章打卡,可兑换村民手作的钩针花等纪念品。护照还嵌入本地消费场景推荐,涵盖餐饮、民宿、手工艺体验等,进一步拉动乡村文旅消费。
兴义镇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本
次艺术季不仅是一次文化盛宴,更着眼于长效发展。蓝染工坊将常态化开放体验课程,文创产品“农博美村的礼物”也即将面市。同时,依托农博园流量,带动周边民宿、餐饮消费增长,为和美乡村建设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