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 -E8 志愿同行-
E8 志愿同行 下载PDF 上一版 |
E8志愿同行
  • ·青年志愿服务大赛
  • ·党建引领聚合力 志愿服务暖民心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青年志愿服务大赛

点燃社区治理“青春引擎”

  3月21日,成都市双流区西航
  港街道首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总决赛在空港青年之家圆满收官。据悉,该活动通过“项目孵化+校地共建”模式,精准对接社区需求,探索出一条志愿服务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为双流区志愿服务四级体系建设注入“青春”活力。
  

创新赛制智能评分+多元评审激发青年智慧

  据悉,大赛自去年8月启动以来,吸引了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等高校的积极参与。经过层层选拔,11支队伍晋级决赛。评审环节创新引入智能评分系统,由专家评审团与百名大众评审共同打分,确保赛事的公平性与专业性。
  决赛现场亮点纷呈,青年志愿者们充分展示了风采与智慧——四川大学“破困行动”团队通过设计趣味课程,帮助百余名儿童摆脱手机依赖;“盲道护航志愿团”因长期致力于盲道维护,吸引“粉丝”盲人咖啡师为现场观众制作手磨咖啡,传递“无障碍”温暖。
  

创新模式校地共建孵化品牌打造“一社区一学院一品牌”

  作为赛事亮点,西航港街道以“校地共建”为纽带,联合辖区高校与辖区16个社区共建“青年
  发展友好聚落”,推动高校资源下沉。通过引导社区与学院签订共建协议,动员高校学生深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成功孵化出多支志愿服务队伍,如盲道护航志愿团、“水韵川华”志愿服务队等。
  决赛评审专家、中国志愿服务高级讲师钟平对此次赛事评价颇高:“双流区西航港街道首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的成功举办,为双流区乃至成都市志愿服务四级体系建设贡献了非常具有推广价值的工作模式。”
  “大赛不仅是项目比拼,更是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未来将持续深化校社合作,让志愿服务从‘活动化’转向‘品牌化’。”西航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熊章程介绍,目前,街道已建立志愿者招募、培训、考核全流程管理体系,并通过服务时长量化评定“星级志愿者”,激发青年参与热情。
  

展望未来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

  赛后,西航港街道组织参赛团队座谈“复盘”,明确下一步将推动获奖项目落地,并深化与高校、社会组织的常态化合作。
  “我们不仅要让好的志愿项目‘活下来’,更要让它们‘活得好’,成为推动社区治理的持久动能!”西航港街道以青年之力撬动治理创新,正将志愿服务的“青春星火”,燃成推动社区发展的“燎原之势”。
  华西社区报记者李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