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暨成都市第37个爱国卫生月主题活动启动
活动现场。
环湖健步走。
近年来,四川省爱国卫生运动成效显著——全省人均预期寿命达78.8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至30.3%,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连续多年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全省社会健康治理方法不断创新,越来越多的县域医共体实现了从松到紧、从“医共体”到“健共体”的蜕变提升。各地各单位扎实开展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健康知识进万家,推进体医融合先行先试,推广应用“运动处方”,创新“健康管家”工作法,试点推行“健康小屋”建设,丰富拓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幸福感。
结合今年爱国卫生月主题,四川省爱卫会副主任、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徐斌指出,要聚焦“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要求,强化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深化体医融合、健康细胞建设及多元共治机制,推动社会健康管理从政府主导向全民参与转变。活动现场,首批13家“四川省体医融合先行先试机构”获授牌,包括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第二医院、省人民医院、省体育科学研究所等,各试点单位将重点探索“运动处方”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科学健身指导。
据悉,全国爱卫会近日已将健康体重管理行动作为新增行动纳入健康中国行动,国家卫生健康委将2025-2027年确定为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当天,还发布了“成都市体重管理和心理健康服务资源地图”,覆盖全市23个区(市)县共46家体重管理门诊、43家心理门诊和27家睡眠门诊,涵盖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市民可通过地图快速查询最近的服务点,实现按需精准就诊。
互动区域设置有健康体重、心理平衡、合理膳食、健康知识对对碰等多个展位,吸引广大市民参与。“医生,最近减肥总是反弹怎么办?”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医生李婷正耐心解答居民疑问。“减重需结合饮食、运动和心理调节,盲目节食反而伤身。”她一边示范科学膳食搭配,一边提醒大家如何避免陷入误区。在心理平衡展区,双流区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治疗师杨柳正带领市民体验情绪调节技巧——“蝴蝶拍”放松法。在健康产品展区,由双流区中医医院推出的“中药咖啡”因兼具提神、养生的功效,受到年轻人追捧……通过互动体验、专家义诊等形式,健康服务被送到群众身边。
活动尾声,群众代表围绕发起“第37个爱国卫生月主题活动”倡议,号召全社会做到健康心态我关注、健康体重我保持、健康家园齐守护、健康知识共传播。
活动最后,来自省市卫健系统、社区及高校的代表还围绕凤翔湖开展了健步走活动,优美的环湖风光、沿途有趣的打卡点、具有双流特色的定制健康礼包,获得参与者频频点赞。双流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薛燕介绍,近年来,双流区聚焦普及健康知识、建设健康环境、优化健康服务等重点任务,不断夯实健康之基,全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至38.8%,成功建成首批健康四川高质量发展试验县,并获得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等国家级荣誉20项,为“健康四川”建设注入了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