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窠社区书屋。
菱窠社区书屋。
春风拂面,书页轻扬。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成都的社区文化画卷因书香而愈发鲜活。华西社区报倾力推出“书香社区悦读同行”主题策划,以社区工作者为纽带,串联起好书推荐与阅读空间的温情故事。这里有社区书记的案头经典,志愿者的心头挚爱,外卖小哥的行囊之书;亦有藏匿于街巷的静谧书角、居民楼中的共享书房。让我们跟随他们的文字与镜头,共赴一场书香浸润的文化之旅,让阅读的微光照亮城市的每个角落。
坐落于成都市锦江区狮子山街道的菱窠社区图书室,毗邻文学大师李劼人故居“菱窠”,承载着川西文化的厚重底蕴,成为居民精神生活的“文化绿洲”。这里不仅是知识的港湾,更以书香赓续李劼人“独立、进取、厚爱”的家风精神,为社区注入人文活力。
图书室以服务全民阅读为宗旨,藏书涵盖文学、历史、科技、生活等多元领域,并特设川西文化专区,陈列李劼人经典著作《死水微澜》《大波》等“大河三部曲”,致敬其“小说的近代史”的文学成就。针对不同群体需求,图书室推出个性化服务:为青少年提供经典文学导读,为老年人定制大字版书籍,同时配备电子阅览设备,满足数字化阅读需求。
作为社区文化枢纽,图书室定期举办读书会、名家讲座及非遗体验活动。例如,以李劼人笔下的老成都民俗为灵感,开展“菱窠龙门阵”文化沙龙,邀请学者解读川西历史;寒暑假期间,组织青少年参与“文学寻踪”研学,探访李劼人故居,感悟其“当官期于物有济,凡事求其心所安”的家国情怀。
菱窠社区图书室成为居民静心阅读、交流思想的理想空间。未来,图书室将进一步联动李劼人纪念馆资源,打造“行走的课堂”,让文化血脉在社区生根发芽,书写新时代的“菱窠故事”。
推荐理由:李劼人先生的《死水微澜》是镌刻着成都基因的文学丰碑。作为菱窠社区辖区内的文化地标——李劼人故居的守护者之一,每次重读这部作品都有新的感动。书中以天回镇为缩影,透过蔡大嫂等市井人物的命运沉浮,将清末蜀地的生活画卷徐徐展开。袍哥文化、川西民俗在字里行间流淌,恰似我们社区街巷里依然延续的烟火气。这部作品最动人之处,在于用方言俚语织就的“川味”叙事中,暗涌着变革时代的惊雷。在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的今天,重读这部经典既能触摸城市文脉,更能启示我们:基层治理既要守护传统肌理,也要让创新活水激荡“微澜”。诚邀各位走进菱窠书房,在先生故居旁品读这份独特的成都记忆。
红色书屋位于书香广场(红光中路北二段9号),是郫都区红光街道金土社区精心打造的红色文化空间,今年全新升级,增设了丰富的党建标识和红色元素,营造出浓厚的红色学习氛围。书屋内陈列了2748册最新、最齐全的红色书籍,涵盖党史经典、红色故事、儿童读物等,满足不同年龄段的阅读需求。书屋已接入郫都区图书馆借阅系统,只需凭身份证即可免费借阅,随时汲取红色精神养分。同时红色书屋也是郫都区图书馆分馆,可以图书异地借还,大大方便了读者借阅。红色书屋不仅是知识的港湾,更是连接党群关系的桥梁。欢迎大家常来坐坐,让红色文化浸润心田!
推荐理由:《红色诗篇》是倪罗桥笔下的一曲赤诚赞歌,以诗为刃,剖开历史的肌理,让革命岁月的热血与信仰在字里行间奔涌。作者用凝练的意象重构烽火年代,既有“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壮阔,也不乏“星火燎原”的细腻。这些诗行如一枚枚红色印章,将英雄的足迹烙进读者的心灵原野。书中对信仰的追问、对牺牲的凝视,形成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提醒我们:最珍贵的诗篇永远写在土地与人民之间。这部诗集不仅是文学创作,更是一场涤荡灵魂的洗礼。
高新区西园街道尚雅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党建引领,打造“书香社区”。尚雅社区书屋图书室设立在红色活动阵地“毛主席视察红光纪念址”里,是成都高新区图书馆延伸点,占地60平方米,藏书3000余册,涵盖多个门类。书屋设施齐全,环境舒适,满足阅读、自习等多种需求。
书屋有专人管理,书籍一年更新一次,每周开放54小时,月均借阅量232册。社区围绕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丰富读书活动,如“红色小讲堂”“家风故事分享会”等,并打造“微党校”实践基地。同时,社区利用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推广全民阅读。
书屋丰富了居民精神生活,提高了文化素质,促进了和谐社区建设。未来,社区将创新阅读推广方式,加强管理员培训,提高资源利用率,引导更多居民参与阅读。
推荐理由:在这个点赞取代思考、刷屏消解孤独的数字时代,蒋勋的《孤独六讲》恰如一剂清醒剂,刺破了我们时代最隐秘的集体幻觉——对孤独的恐惧与逃避。这部作品之所以值得每个现代人置于枕边反复品读,正因为它将孤独这一被污名化的生命体验,还原为精神成长的必经之路。蒋勋以美学家的敏锐和哲人的深邃,将孤独解构为情欲、语言、革命、思维、伦理、暴力六个维度,揭示了一个残酷真相:我们拼命逃离的孤独,恰恰是保持精神独立性的最后堡垒。当社交媒体将人际关系异化为表演素材,当消费主义把独处包装成待填补的空虚,这本书教会我们辨认真正的孤独与肤浅的寂寞,在众声喧哗中守护内在对话的能力。阅读此书,无异于在精神集体化的洪流中,为自己修筑一座思维的诺亚方舟。
在成都市金牛区西华街道跃进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有一个专门的阅读区域,存放着几百本图书,可容纳40余个坐席,是一间生根社区的小型“阅读空间”。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供居民自主阅读,免费借阅,部分交换借阅,同时与辖区单位(人文图书馆)、学校共同举办读书会,是跃进社区举办各类阅读活动的“风水宝地”。今年年初,跃进社区通过故事分享会、社区阅读推广、“书香护航”志愿行动等形式,成功举办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全民阅读,营造“书香成都”浓厚氛围。
作为根植于社区,成长于社区的阅读空间,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站点”为“原点”,不断创新公益服务模式,提供图书借阅咨询、书本使用指导等服务。孩子可以来门店免费看书,家长也可以在这里点一杯咖啡享受静谧时光……
如今,越来越多的跃进居民能分享到丰厚的图书资源,享受到越来越便捷的借阅服务。这一切都得益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不断延伸的公益阅读服务。“将书香带进社区,是城市书房项目的初心。”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推荐理由:推荐《成都街巷志》,因其视角之独特、跨度之广博、描摹之细微。在袁庭栋先生笔下,成都的水、桥、道路和街巷由地理名词幻化为鲜活的文化符号,跨越三千年时空,将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徐徐铺陈……
作为成都的新社区,跃进社区新居民较多,因此居民们对成都街巷的发展了解度不是特别高,而《成都街巷志》全书编排条理清晰,言语中带着老成都人的感怀却又不失严谨,是了解成都的入门佳选。“带你回到老成都,去追寻,去了解,走进老成都的街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