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 -E6 基层实践-
E6基层实践
  • ·自治文化薪火相传 成都踏水社区探索院落治理新路径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自治文化薪火相传 成都踏水社区探索院落治理新路径

陈艾教授为青少年讲述电子科技大学的发展史。

工作人员讲述院落自治的点滴。

志愿者牛老师带领孩子练习八段锦。

孩子们在墨香中触摸汉字结构之美。

  

□华西社区报记者 彭戎 社区供图


  4月12日,“传承院落文化,老幼共话自治”——以文会友·踏水同心院落文化研学活动,在成都市成华区猛追湾街道踏水社区电子科大东二院举办。在该院落“成电艺点亮”文化宣讲志愿服务队队员们的带领下,参与本次活动的老人小孩在潜移默化中传承和发扬了院落自治文化及文化故事。

一亭一廊皆课堂
深入解码院落自治基因


  电子科大东二院的“一亭一廊”是此次活动中最独特的课堂。孩子们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仔细聆听关于“初心议事亭”“安居?‘评事’廊”的由来,以及文化氛围营造等院落自治相关的故事讲解。
  从休息亭到充满韵味的银杏台,这里承载着岁月沉淀下来的院落治理智慧。孩子们好奇的眼神中透露出对新知识的渴望,他们仿佛穿越时光,看到了往昔院落中居民们商讨大事、共同营造和谐社区的场景,沉浸式地对院落自治基因进行了解码。

一式一韵承古意
院落八段锦文化浸润行动


  随后大家来到了“思源亭”,这里依托院落原有的空间资源,将各类文化、文艺、文体活动进行集中展示,打造出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文化院落。“成电艺点
  亮”文化宣讲志愿者牛老师,结合八段锦“柔和缓慢、圆活连贯”的特点,带领孩子
  们在晨光感受着肢体筋骨的舒展拉伸,学习在动静相生间的养生智慧。

一墨一笺传文脉
文化传承仪式的升华


  书法寄语和银杏铭志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成电艺点亮”文化宣讲志愿者邓老师,让孩子们在墨香中触摸汉字结构之美,稚嫩的笔触下,“忠厚传家”“睦邻友善”等词句跃然纸上,恰似为院落精神谱写当代注脚。银杏台下,孩子们把写有寄语的卡片贴在寄语墙上,深刻感受院落文化的内涵。

“一老一小”共治景
培育儿童社区归属感

  现场,来自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退休教授、博士生导师陈艾为青少年讲述学校发展历程,深化儿童对社区的归属感与认同感。陈老师还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电子科大在教育、科研等方面的贡献,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也对电子科大产生了向往之情。
  本次研学活动以“行走的课堂”形式,让孩子们深度体验了“成电·方寸间”文化线路的社区治理智慧。据了解,自以文会友·共话家园项目开展以来,踏水社区电子科大东二院的“成电艺点亮”文化志愿服务团队,以“高龄不褪色、银龄更生辉”的精神,汇聚了20余名多元背景的志愿者,成为社区治理的智慧引擎。
  其中,团队成员包括电子科大退休教授、书画爱好者等,平均年龄65岁,最高龄者达85岁。他们依托深厚的文化积淀与专业经验,将“老有所为”与“社区共建”深度融合,构建起独具特色的院落自治模式。东二院以院落为载体的文化治理模式,为高校社区探索“校地融合”提供了创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