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 -E7 基层实践-
E7基层实践
  • ·树榜样、聚民心 构建社群“培育”新模式
  • ·从“零基础”到“手艺人”“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赋能居民增收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从“零基础”到“手艺人”“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赋能居民增收

居民在“手工艺制作”项目中找到了自我价值。

  近日,记者从成都市双流区委社会工作部获悉,作为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省级试点社区之一的双流区永安镇凤凰里社区,依托社区专业社工机构与志愿服务资源的深度整合,创新开展“手工艺制作”培训计划,帮助辖区首批33位居民人均增收500余元。
  据了解,42岁的凤凰里社区居民张琳(化名)曾是典型的困境群体——孩子升学后,长期脱离职场的焦虑让她一度陷入迷茫。按照永安镇区域化党建共抓要求,通过专属网格综合党委统筹,专业社工前期在凤凰里及相邻3个形态相似社区入户调研发现,像张琳这样的全职妈妈、残障人士、年纪偏大等面临就业难题的居民有230名。“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直到参加了社区组织的手工艺培训。”张琳感慨道。
  在“手工艺制作”项目中,她与其他社区学员一起接受了“基础-进阶-变现”三级培训。从零基础的刺绣技法到复杂的珠串编织,专业讲师采用“授课+实操”模式,帮助学员快速掌握技能。如今,张琳制作的蜀绣团扇、手工饰品等产品已通过社区链接的线上线下的定向销售渠道走向市场。“这不仅是收入,更是自我价值的体现。”她的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为了进一步降低参与门槛,我们整合了资金、场地、设备等资源,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并借助凤凰币激励机制,帮助辖区自由工作者成立互助志愿团队,实现知识共享与订单协作。”凤凰里社区党委书记邓小英介绍,下一步项目还将延伸至陪诊、陪护等新兴服务领域,并与辖区生物城企业合作开发更多灵活岗位。“我们作为生物城核心社区,不仅要为人才提供服务,还要让人才随迁家属也能在凤凰里找到归属感。”社区社工负责人表示。
  据双流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凤凰里社区的实践证明,“专业社工+志愿服务”平台不仅能解决就业难题,更成为激活社区活力的治理抓手。通过挖掘居民自身潜力、整合社会资源,项目实现了“助人自助”的良性循环,既缓解了特殊群体的生活压力,又为社区治理注入了新动能。
  华西社区报记者 李思佳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