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政企对话聚焦新就业者的精准需求。
活动现场开展应急培训。
7月2日,一场以“城市有爱·情满甘泉”为主题的签约仪式在成都市双流区九江街道温情上演。双流区委社会工作部、泉水凼社区、8家爱心商家代表与新就业群体站点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签订“甘泉‘友’里暖心服务共建协议”,并现场发放200余份承载着关怀的“甘泉里暖心手册”。这标志着九江街道以“骑途友好”行动为抓手构建的新就业群体多维友好服务体系正式落地生根,为奔忙的城市“蜂鸟”筑起温暖港湾。
新就业群体在融入城市生活中面临不少现实困境——饮水不便、充电困难、短暂休息无处落脚、进入小区送件常遇阻碍。这些看似细微的“小麻烦”,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工作体验与归属感。
“以前进小区送件,常常卡在门禁上,临时停车怕被贴单,找具体楼栋有时像走迷宫。”骑手李翔(化名)在“暖新圆桌会”上道出了许多同行的心声。正是通过3场这样的政企对话,九江街道精准聚焦需求,将“设施友好”作为突破口。如今,15个暖“新”驿站扎根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签约爱心商家及小区物业门岗,饮水设备、微波炉、医药箱、换电柜等设施一应俱全,让风雨兼程的骑手们有了歇脚、热饭、应急的“补给站”。
硬件提升之外,九江街道还以创新思维探索“治理友好”,在辖区万科第五城片区试点“码”上行数字门禁,快递员、外卖员只需在手机端完成必要信息登记核验,系统便自动生成通行二维码,轻松化解“门难进”的尴尬。科学规划的“临时停车区”和清晰的小区指引地图,也让“车难停”“人难找”的窘境成为历史。
同时,街道积极联动区级部门及工会力量,将“关爱友好”落到实处。一份份量身定制的意外保险、高温时节及时的“送清凉”物资、提升职业技能的实用培训……让新就业群体感受到了来自“家里人”的关怀。据悉,截至目前,街道已经组织5场专业培训,邀请交警讲解行车规范、医护人员传授应急救护技能、心理咨询师提供情绪疏导,全方位守护新就业群体的身心健康。
“暖心服务共建不仅是解决新就业群体的急难愁盼,更是激发他们成为城市美好生活共建、共享者的重要纽带。”九江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将持续关注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把骑手们发展为社情民意的“移动探头”,让物业、网格与快递站点实现“互认互通”,形成充满活力的“双向奔赴”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