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月最高800元
工作人员演示补贴领取方法。
操作简便,通过“民政通”平台按月发放。
7月30日,成都市郫都区友爱社区养老服务站内,郫都区民政局工作人员李卓点开手机上的“民政通”小程序,帮助一位入住老人录入身份信息,点击“提交”后不久,一张养老服务电子消费券成功发放至老人账户。
近日,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的通知》,这是我国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养老服务消费补贴。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地区之一,成都市郫都区迅速行动,推动政策精准落地,让失能老人家庭切实感受到政策红利。
记者了解到,这是首次在国家层面以消费补贴形式支持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明确自2025年7月起,在成都等七地试点向中度、重度及完全失能老年人发放电子消费券,用于抵扣养老服务费用。据郫都区民政局工作人员李卓介绍,补贴对象需经统一评估,认定失能等级,已享受特困救助或专项福利的老年人不纳入此范围。政策覆盖居家上门、社区日托、短期及长期机构入住四大场景,消费券可直接抵扣40%服务费用,单月最高补贴额度达800元。
“补贴覆盖了从居家到机构的多样化需求,减轻了失能老人家庭成员的经济和心理双重负担。”李卓表示,电子消费券通过“民政通”平台按月发放,有效期1个月,确保资金精准用于照护服务。
在一家养老机构,郫都区民政局工作人员现场演示了申请流程,通过“民政通”小程序输入老人身份信息,系统自动关联失能评估结果,5分钟内即可完成申请。审核通过后,电子消费券实时到账,老人或家属在消费时即可直接进行核销。
“本次补贴精准聚焦中度、重度及完全失能的老年人,郫都区已进行能力评估且进入‘民政通’数据库的中度、重度及完全失能老人有1200人左右。”李卓进一步说道,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补贴政策打破了户籍限制,符合条件的失能老人无论户籍所在地在哪,只要纳入了“民政通”系统的后台数据库,在郫都区均可享受养老服务项目的补贴优惠。
目前,郫都区已有15家养老机构通过补贴审核。老年人及家属可通过“民政通”平台实时查询机构信息、服务项目及消费券,实现“一键导航、透明消费”。政策设计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拉动,项目既推动养老服务供需适配,提升机构服务质量,又通过补贴撬动养老消费市场。预估政策在郫都区实施后,当地养老机构入住率将提升10%,同时带动护理员招聘需求增长。
“我们院里有20多位中度以上失能老人,现在每人每月最多能省下800元,实实在在减轻了子女的压力,这真是个解决燃眉之急的好政策!”友爱社区养老服务站负责人张建表示。
市民周先生家中有一位重度失能老人,他算了一笔经济账:“以前请护工一天就要几百元,经济压力特别大。现在购买一项价格为1000元的居家上门服务,使用消费券后只需自付600元,肩上担子轻多了。”
下一步,郫都区将持续关注老年人的需求,不断优化服务举措,把惠民政策送到他们身边,让更多老年人感受到“老有所依”的温暖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