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 -E7 基层实践-
E7基层实践
  • ·构建“三维”服务体系打造暖“新”生态圈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构建“三维”服务体系打造暖“新”生态圈

定制活动。

关爱新就业群体。

提供便捷服务。

  

□华西社区报记者 朱佳慧 简阳市委社会工作部供图


  8月1日,记者从简阳市委社会工作部获悉,为切实做好新就业群体的关心关爱工作,今年以来,简阳市立足阵地建设,以暖心驿站为红色港湾,在射洪坝街道开展试点,通过“服务网络全域覆盖、行业痛点精准破解、幸福实事凝聚人心”的梯次升级策略,创新构建了“场景搭建—难题破解—服务暖新”三维服务体系,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保障。

搭建友好“新”场景
织密服务网络

  为了给新就业群体打造一个温馨、便捷的服务环境。简阳市聚焦空间布局科学化,以27个“暖心驿站”为核心枢纽,辐射11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N个小区服务站,构建了“1+11+N”三级服务网络,实现了“枢纽强核-社区渗透-末梢兜底”的服务传导机制,将城市中的“闲散空间”有效转化为“治理资源”,织细织密了15分钟新就业群体服务圈,让新就业群体在需要时能够迅速找到服务点。
  在服务供给方面,简阳市制定了《暖心驿站服务清单》,明确了6大类28项服务标准。这些服务包括休息歇脚、紧急医疗、热饭饮水、电瓶充电等基础服务,以及动态化开展的法律顾问、心理咨询师“专家坐诊”等专项服务,全方位满足新就业群体的多元化需求。
  为提升服务效率,简阳市还聚焦运营管理智能化。街道暖心驿站围绕“24小时智能化”建设目标,配备了人脸识别系统。新就业群体通过一键注册即可实现“刷脸进门”,有效解决了非工作时间段(如凌晨、节假日)的进出难题。这一举措使得驿站的使用率提升了40%,进一步增强了服务的便捷性和可及性。

破解突出“新”难题
打通行业痛点

  记者了解到,在破解新就业群体面临的突出难题方面,简阳市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针对配送导航不精准的问题,简阳市指导15个高频配送小区出台并公示了新就业群体出入管理规定,张贴了暖新导视图,标注了200余栋楼宇及小区出入口等关键信息。
  在停车管理方面,简阳市在主要小区、商圈划定了12处小哥专用临停点,方便小哥取餐送货。这一举措确保了骑手停车有序、取送便捷,实现了快递、外卖小哥车辆乱停放投诉量的归零,有效改善了城市交通秩序。
  针对就餐难题,简阳市联合社区食堂推出了小哥专享餐。骑手通过预约后可随时领取均价在12-15元之间的安心餐,解决了送餐高峰期就餐难的问题。此外,还试点了“骑手互助冰箱”公益项目,探索了“政府引导+企业支持+社会参与”的可持续公益路径,进一步拓展了社会支持渠道。

升级幸福“新”实事
打造品质生活


  除了搭建友好场景和破解行业难题外,简阳市还注重升级幸福“新”实事,为新就业群体打造品质生活。
  在健康关爱方面,创新实施“1236”健康管理新模式,实现1套全周期管理体系覆盖、2类档案数据双轨运行、“基础+专项+动态”3级健康服务供给响应、6项指标常规监测预警,为新就业群体构建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在人文关怀方面,举办“夏季送清凉”、亲子互动等暖新活动33场,开办了“甜蜜蜜(寒)暑托管班”32场次,服务新就业群体2000余人次。同时常态化开展优秀新就业群体风采展示活动,选聘了8名“基层治理观察员”,增强了骑手群体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在成长赋能方面,简阳市开设了职业技能培训课程,为骑手量身定制了“手机摄影基础入门”“电动车简易维修”等丰富多元的课程内容,提升了骑手的专业技能。此外,还组织了80余名热心骑手加入“雄州骑士”志愿服务队,参加应急救援、食品安全培训,担任兼职蓉义警、食品安全监督员等职务,为城市治理贡献了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