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 -E5 凡人微光-
E5凡人微光
  • ·微光成炬 网格员守护万家灯火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微光成炬 网格员守护万家灯火

  

□华西社区报记者 冯浕 街道供图


  日前,记者从成都高新区合作街道获悉,在该街道辖区有这样一群平凡却闪耀的身影,他们是社区治理的“神经末梢”,是居民身边的“贴心人”——微网格员。孙莉、严信菊、樊均华……一个个名字背后,是一段段温暖人心的故事。他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诠释担当,在“微网格”这个小舞台上,书写着基层治理的大文章。

孙莉
把居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作为天骄西路社区第五网格第8微网格的一名微网格员,孙莉始终把网格内居民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日常工作中,她定期提醒邻里注意消防安全、防范噪音污染,积极配合家庭医生开展工作,还主动协助网格数据采集等事务,用实际行动为居民排忧解难。
  2025年6月的一天,孙莉随家庭医生入户探访一位独居老人。老人见到他们,激动地说:“药昨天刚吃完,正愁没法出门买,你们就来了!这药一停,血压血糖都控制不住啊!”孙莉立刻安抚:“大爷您别急,半小时后我就把药给您送回来。每月我们都会准时来,您放心!”说完便迅速为老人取回药品。
  对商铺经营者任婆婆,孙莉更是“量身定制”服务。任婆婆因忙于生意,长期忽视健康,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但多次随访都“扑空”。孙莉与家庭医生商量后,决定晚上7点上门随访。当她提着检测设备出现在任婆婆的铺子前时,对方一脸惊讶:“你要干嘛?”孙莉笑着解释:“我是家庭医生的助手,来给您测血糖和血压。”一句“以后不会了,有事随时找我”,让任婆婆从最初的抱怨变为感激。后来,孙莉还亲自陪她去医院体检,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端午节当天,孙莉积极参与社区“关爱骑手”行动,将热腾腾的粽子送到外卖员手中。看到对方从错愕到感动的眼神变化,她的心也暖了。她还教被活动吸引的外国小朋友包粽子,孩子们“中国文化太有趣了”的欢呼,让温情跨越了国界。
  “把微网格的事当自家事,把居民的困难当自家难。”孙莉朴素的信念,正是微网格感知民情的基石——用脚步缩短距离,以真心感知需求。

严信菊
关键时刻站得出危机面前稳得住


  7月26日晚7点40分,顺江社区顺泽苑11栋二单元突发断电,正值酷暑,空调停转、冰箱“罢工”,居民焦躁不安。微网格员严信菊第一时间接到求助电话,一边安抚居民情绪,一边联动物业、社区和街道展开排查。
  经查,系单元主电缆故障,需供电公司介入大修。然而,完全修复需数日之久。为解燃眉之急,供电公司提出从相邻三单元接临时电缆供电,却遭三单元居民强烈反对,担心电路过载引发安全隐患,双方争执不下,矛盾一触即发。危急时刻,严信菊挺身而出,站在两方居民中间耐心劝导。她还现场咨询电工师傅,确认技术方案安全可行,并逐一向居民解释说明。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沟通,双方终于达成共识。当晚9时许,临时电缆接通,灯光重现,空调重新运转。8月1日清晨,主电缆修复完成,供电全面恢复。她在群里第一时间发布通知:“各位邻居,电路已彻底修好,大家可以放心用电啦!”一句简短话语,承载的是数日来的坚守与担当。
  这场“停电危机”的圆满化解,正是“微网实格”高效运转的生动体现——微网格员作为“第一响应人”,联动专业力量快速处置,既解决了民生难题,也用耐心与专业化解了邻里矛盾,彰显了基层治理的温度与智慧。

樊均华
小网格里的“大家长”

  成为清江社区第五网格第10微网格员那天起,樊均华就把54户居民的事牢牢刻在心里。谁家几口人、谁有慢性病、谁的孩子刚入园……她心中有一本“民情明细账”。
  邻里之间因楼上孩子跑动影响楼下休息而红脸?她说:“街坊邻里抬头不见低头见,问题拖不得、冷不得,坐下来聊一聊,都能解决。”每天巡查楼栋、走访居民,成了她的“必修课”。对空巢老人、独居者和残障人士,她常去唠家常、陪解闷,提醒安全事项。
  安全隐患更是她紧盯的重点。一个夜晚,她在巡逻中闻到焦煳味,立即逐户排查,最终发现4单元7号住户家中锅具烧干冒烟,屋内无人。她果断联系保安和社区书记后,采取紧急措施,及时关闭燃气、开窗通风,并联系房东和租户。事后租户后怕地说:“多亏了她,不然真不知道会出多大事!”
  孙莉、严信菊、樊均华,是合作街道各社区微网格员们的缩影。他们手中的一部手机,是收集信息的工具;脚下的不停步履,是丈量民情的标尺;心中的那份责任,是点亮万家灯火的微光。这605个微网格里跃动的“神经末梢”,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将矛盾化解在最前端,将风险防患于未然。正是这些“微力量”,织就了社区治理的“大安全网”;正是这些“微服务”,点亮了千家万户的“幸福灯”。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小网格,也能筑牢大根基;微光汇聚,终将成为守护城市安宁与温暖的璀璨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