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 -E6 基层实践-
E6基层实践
  • ·一杯“茶”喝出“金点子”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创新人民建议征集

一杯“茶”喝出“金点子”

居民建言献策。

收集群众意见。

  

□华西社区报记者李玥林街道供图


  8月19日,温江区涌泉街道清泉社区“清邻茶香·逢九共话”赶集日暨人民建议征集活动在“戎光茶社”举行。居民围绕社区环境提升、文化活动丰富、便民设施完善等议题踊跃建言献策,现场共收集到46条建议。
  此次活动是涌泉街道开展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的缩影。今年以来,涌泉街道以党建引领“微网实格”治理体系,持续深化“亲邻茶铺”人民建议征集品牌,通过搭平台、建队伍、办实事等“五个一批”行动,创新建立“三阶六步”协商机制,累计征集建议1680余条,成功转化落地1120条,其余纳入台账持续推进。同时,通过构建党建引领下的“商居共治”机制,进一步整合社区资源、激发多元参与,为社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动能。

多元平台
构建民声直达新图景


  记者了解到,涌泉街道积极营建建议征集点,以“亲邻茶铺”为核心载体,盘活架空层、街区广场等公共空间,科学布局7个标准化征集点。清泉社区以退役军人为主力,打造集征集、议事、文化、服务于一体的“戎光茶社”特色点位。康泉社区将建议征集与企业服务深度融合,在星河现代化产业园区打造“1+4+N”多点布局的“亲邻茶吧”,累计开展专项活动140余次,覆盖居民3500余人次。“亲邻茶铺”的温情与“指尖建言”的便捷相得益彰,铸就了触手可及的民意直通品牌,让民意民智汇聚流淌。

星火聚力
激发社区治理新动能


  “张阿姨,您最近身体怎么样啊,有没有什么生活必需品需要我帮你带?”共耕社区“特邀建议人”、社区专职工作者孙泽鸿带着台账本悉心走访老年群体,今年以来他已经走访了264户,收集了184条建议;康泉社区“特邀建议人”、成都星河九联公园城市建设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冠夫则将目光聚焦在新交付小区的治理,在星河小区打造了首个“社群治理实验田”,以社群为主题征集建议350余条,覆盖3000余人次。清泉社区为构建更加完善的社区调解服务体系,组建一支专业化、多元化的金牌调解员队伍,广泛征集意见建议,整合多方资源,搭建联动平台,着力打造“预防-调解-化解”全链条服务机制。

丰富活动
构建社区联动新格局


  涌泉街道以社群为纽带,持续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微网实格”治理体系。今年以来,街道以地缘与趣缘为联结基础,在10个社区成功培育了华彩轻音乐队、星光舞蹈队等超过100个社团,涵盖文化、艺术、体育等多个领域。这些社团累计开展各类活动逾500场,包括节日庆典、公益演出、兴趣课堂、邻里互助等多种形式,深度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直接服务群众超万人次,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在推动活动广泛开展的同时,街道注重从活跃分子中发掘和培育一批热心社区事务、具有组织能力和专业特长的居民力量。这批力量依托社团平台自然形成、逐步成长,成为收集民情民意、传递群众声音的重要桥梁,并在人民建议征集、基层协商民主等工作中发挥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实现了社区治理与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枝叶关情
托起民生幸福新画卷

  涌泉街道扎实推动建议成果转化,使宝贵的“民间智慧”最终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民生福利”。聚焦暖“新”服务,建成“24小时小哥驿站”,在丽晶港、花土、江浦路等骑手聚集区打造10处“暖新”停车点,新增临时停车位约200个。着眼街区精细治理,街道打破社区行政界限,以“相邻社区·街区共治”为突破口,指导清泉社区与花土社区“抱团”,召集20余位商户代表、社区干部和专业社工团队,共同绘就“凤凰街”治理新图景。一件件饱含温度的民生实事落地生根,生动诠释着“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治理初心。
  温江区将继续深耕“亲邻茶铺”暨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品牌,让民智民力在温江落地生花,让“温江一家亲”的情谊持续升温,不断增强全区共建共享的凝聚力,共同绘就温江幸福家园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