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 -E7 基层实践-
E7基层实践
  • ·从“坐不住”到“不想走”
  • ·“净优亮美”绘就儿童友好幸福圈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净优亮美”绘就儿童友好幸福圈

成都高新区合作街道顺江社区更新见实效

童梦乐园。

  “摇摇马、攀爬架、秋千是我们孙女最喜欢玩的,以前绕道而行,现在每天带她来玩,这里成了我们遛娃的首选地。”居民赖阿姨正带着孙女在童梦乐园玩耍。
  近日,记者从成都高新区合作街道顺江社区获悉,社区以“净优亮美”专项行动为抓手,将宏观政策转化为居民家门口可感可及的幸福变化,通过打造儿童友好环线,不仅实现环境提质与秩序优化,更构建起“儿童成长”与“社区发展”双向促进的美好生活圈。
  顺江社区将“净环境”与“优秩序”系统整合,持续开展院落环境整治与垃圾规范清运,在顺泽苑主入口设置组合花箱实现人车分流,并配套分类垃圾桶,提升整体洁净度。同时,合理规划童梦乐园、亲子篮球场、勇气泵道等活动区域,明确各空间使用规则,有效避免功能交叉与秩序混杂。青年广场同样通过边界护栏与视野优化,让家长安心看护孩童,从硬件更新到行为引导,全面夯实社区安全与整洁基底。
  在“亮空间”方面,社区实施增灯补亮工程,在主干道及节点设置发光标识与地面引导线,增强夜间照明与视觉趣味。而“美风貌”则重点打造约800平方米的顺泽苑入口景观大道,以长效花境提升归家仪式感;新建超150平方米的森林主题童梦沙坑,融合十二生肖文化,营造自然生态、寓教于美的游戏场景。河滨广场的勇气泵道以黄蓝色块勾勒,童梦沙池成为创意工坊,林下休憩区与全龄花园同步优化,构建连续、亲和、具有顺江特色的绿色开放体系。
  儿童友好的实现离不开全域力量的调动。社区构建“家校社企”联动机制,链接高校志愿者资源常态化开展“顺学院”暑期托管、科普手工等服务;协同街道职能科室,将儿童参与式治理融入微更新、空间运营与文明倡导全过程。河滨广场依托文体队伍常态化举办健身活动、青年市集等活动,实现空间运维与文化服务一体化,推动“净、优、亮、美”从一时之效走向长久之治,共同营造持续生长、人人眷恋的“公园里的家”。
  华西社区报记者 冯浕 合作街道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