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专家深度揭秘高温超导高速磁浮
邓自刚教授。
1月13日上午,世界首台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及试验线在成都正式启用。记者在现场看到,工程化样车满满的都是硬核科技。
车体在静止的状态下,可以呈现“悬浮”状态,这是什么原理?只要用手轻轻一推,静止的车就会缓缓向前,这是如何做到的呢?据透露,它还可以实现无人驾驶,如何确保安全呢?
为此,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西南交通大学邓自刚教授和西南交通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吴自立,来听听专家的深度解答。
记者:如何理解高温、超导、高速?
邓自刚:高温是相对的温度,它是在液氮的温度零下196摄氏度工作,是相对低温超导体而言,叫高温;超导是指在液氮的温度下,电阻完全消失,把它称之为超导现象;高速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希望未来将车子应用于高速磁悬浮列车。
记者:目前还存在哪些难点?
邓自刚:技术的难点主要是从实验室走向工程化应用需要解决一些关键性问题,比如如何让它“浮得更重,跑得更快”。运动起来之后,车和轨道之间一些耦合作用特性也需要关注。
记者:为什么它可以实现“悬浮”?
吴自立:自悬浮、自稳定、自导向,是它最大的特点。列车底部安装有超导体,轨道则是永磁体,在液氮的作用下,两者产生了“若即若离、又不离不弃”的“钉扎”特性。
邓自刚:这一车辆采用的是自悬浮系统,不需要外在额外的一些控制或者电源,靠自身的常导材料跟永磁轨道,就可以实现一个自稳定的悬浮。
记者:一个人就能推动一辆车,是怎么实现的?
邓自刚:磁悬浮车悬浮起来之后,没有车轮和轨道之间的接触,它就像漂浮在水面上的小船,轻轻用手就可以推走。整车车体采用的是碳纤维材料,重量比现在的高铁列车要轻50%左右。车体越轻,能搭载的乘客也越多。超导体自身的“钉扎”特性会保证车辆安全,不会脱轨。
记者:为何能够实现“无人驾驶”?
邓自刚:车辆采用的是长定子的直线电机牵引,主要的控制在地面,车上主要是监控,所以可以不用司机实现无人驾驶。
记者:它的造价高吗?
邓自刚:根据推测,因为现在还未形成一定的规模,所以磁悬浮的造价比现有的交通要略高。但因为里面没有任何接触的部件,它的运营维护成本相对比较低,基本可实现“免维护”。
记者:投入前景怎么样?
邓自刚:人类追求越来越快速的交通工具,磁悬浮是未来轨道交通发展的一个方向,因为可以在高铁的基础上做一个延伸,以更高速度运行。
未来,希望能够找到城际之间的磁悬浮线的需求,有几百公里线路长度即可,实现真正的示范运营。如果能找到非常好的契机,有这样一条试验线去建设的话,对推进这个技术非常有帮助。
值得一提的是,磁悬浮和现有的航空、高铁不是竞争关系,而是互补关系,让速度体系更加完善。现在我们出行可以选择高铁、飞机,以后可以多一种选择,那就是磁悬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