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7 要闻-
A7要闻
  • ·“六个实质化”为“十四五”开好局提供司法保障
  • ·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 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 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解读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任鸿
解读嘉宾
省人大代表、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 李毅
省人大代表、遂宁市人民检察院代理检察长 周永刚
省政协委员、四川博绅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凊

  走过极不平凡的2020年,四川检察都做了哪些重点工作?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从护航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提供更多更优检察服务,监督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着力打造过硬检察队伍,自觉接受监督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从办案数据看,去年,刑事检察提质增效,民事检察提档升级,行政检察扩容增量,公益诉讼检察成效明显。
  这些工作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怎样的法治保障?1月30日,记者邀请多名代表、委员进行解读。

关键词:依法战疫

  报告点击:全面研判经济下行和疫情影响等因素,对涉案民营企业负责人坚持“少捕慎诉慎押”,依法不批捕186人,不起诉304人,稳定就业岗位3万余个。
  解读
  周永刚:2020年,面对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如何通过依法履行监督职能助力实现“双胜利”,是检察机关面临的新挑战。报告中提到的这3万余个就业岗位,就是检察机关“讲政治、顾大局”的具体体现。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检察机关发挥法律监督职能服务“六稳”“六保”,实质化平等保护民营经济,坚持“少捕慎诉慎押”的司法理念,保住了企业,就稳住了就业,聚合了社会发展的活力“因子”。
  李凊:检察机关依法保障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综合考虑民营企业的经营发展、商业信誉、外部环境等影响,最大限度保证企业正常经营,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对激发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关键词:保障民生

  报告点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更高水平、更丰富内涵的需求,立足检察职能办好民生实事。
  解读
  周永刚:司法的最终落脚点是为民。近年来,四川检察机关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检察职能,在为民办实事上做了有力有效的工作。比如,通过公益诉讼保护生态环境、守护舌尖上的安全、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这些优质的“检察产品”,与党委政府提供的“民生产品”一起,改善着群众的生活品质。
  李毅:我感触比较深的是,四川检察机关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对罪错未成年人,实行分级教育矫治,充分体现了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宽容不纵容”。青少年是未来社会建设的生力军,无论是对他们的保护还是矫正,都事关国家未来。希望检察机关一如既往地做好、做全、做实这项重要的社会司法工作。

关键词:认罪认罚从宽

  报告点击:促进提升城乡基层治理效能。发挥主导作用,准确规范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认罪认罚后一审服判45126人,同比上升52%。更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认罪服法,与被害人达成和解,有效减少社会对抗。
  解读
  李凊:定纷止争是更高水平的公平正义。在日常代理案件中,我注意到,有些刑事案件属于“民转刑”案件。对认罪悔罪态度较好的犯罪嫌疑人充分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对其从宽处理,能促进犯罪嫌疑人真诚悔罪,促成当事双方达成谅解,最大限度地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