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5 要闻-
A5要闻
  • ·省政协委员、省水利厅厅长胡云:践行科学治水思路 “三网相融”形成四川生态水网
  • ·落实减税降费 让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
  • ·省政协委员刘永:推动国际核聚变科学中心落户四川 让人深感鼓舞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省政协委员、省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杰:

落实减税降费 让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

  省政协委员、省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杰。

  省政协委员、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杰在今年省两会期间,着重关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协同机制、大数据开发应用以及健全社会保险、非税收入征管体系三个领域。
  原因无他,这些都和未来5年的目标紧密相联。对于全省税务工作而言,在“十三五”期间,四川新增减税降费累计超过3950亿元,这是“成绩单”;在“十四五”期间,四川税收工作明确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这是“方向盘”。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明确提出要深化现代财税体制改革。在李杰看来,未来5年也是推动税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全省将持续完善税务部门新“纵合横通强党建”机制体系。
  目标既定,举措亦明。例如,通过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让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通过依法依规征税收费,提升组织收入质量,确保收入量增质优,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财力保障。通过深化税收领域“放管服”改革,推进“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大力推行“非接触式”服务,进一步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构建现代纳税缴费服务体系。
  “还有进一步优化税务执法方式、用好税收大数据优势等。”同时,据李杰介绍,针对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税务部门也早已展开行动。
  “减税降费是符合民生福祉的重要议题。”站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李杰表示,全省的减税降费工作重点方向已定。其中,聚焦“畅通循环”,认真落实有利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优化收入分配的税收政策,全力配合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更好发挥税收促进国民经济双循环的积极作用。
  其次,聚焦“科技创新”,对此,李杰解释道,将针对四川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低的实际,进一步用活用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等政策,全力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同时,聚焦“保障民生”,将重点在促进就业、支持农业农村发展、支持区域协调特别是民族地区发展等方面,发挥好税收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有前端举措,也有后端关注。李杰表示,还将聚焦“效应释放”,也就是减税降费政策的后续效应,“我们要合理引导指导企业把减税降费的资金投入到绿色转型、市场开拓、扩大生产、稳定就业中去。”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刘旭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