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5 要闻-
A5要闻
  • ·乌克兰“洋媳妇”留在四川过大年
  • ·开车前一分钟 我冲上站台与你“偶遇”
  • ·四川阿坝:蔬菜产业带动村民奔康 “切玛”盒里开启幸福新年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四川阿坝:蔬菜产业带动村民奔康 “切玛”盒里开启幸福新年

  2021年新春,阿坝州壤塘县各村各寨崭新的民居上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处处张灯结彩,年味十足。
  农牧民群众纷纷把自家门口装扮一新,挂上各种装饰,客厅桌上也摆上了琳琅满目的食品。
  在壤塘县岗木达乡明达村村民索朗基的家里,丈夫熊永才用刚制好的五彩“切玛”做五谷斗。“切玛”,是藏族人民象征祥瑞的一种吉祥物。盛满青稞、大米、酥油糌粑,祈福新的一年五谷丰登。
  踏进索朗基家的客厅,一种藏式民居独有的松脂香扑鼻而来。木地板刚刚擦过,供客人坐的藏毯整洁舒适,旁边的暖桌上摆满了核桃、香蕉、手抓肉等美食。
  “2018年,我们实施了家居环境改善,家里面住的条件好了,自己也搞种植,每年都有固定的收入,现在日子好过了,年货也就买得多了!”索朗基一边包包子一边高兴地告诉记者。
  索朗基一家在2014年被纳入贫困户,以前家庭经济收入就靠季节性的挖虫草和政府补贴。
  “以前他们家条件很不好,家里面有四个孩子,除了政府补贴就靠捡菌子、挖虫草和其他中药材来增加收入,日子过得很难。”县审计局派驻明达村驻村第一书记田磊说,得益于党的好政策,索朗基一家的日子,改变就从脱贫攻坚政策实施开始。
  农牧民夜校开课,种植、养殖、健康等培训不断,激励大家靠双手摆脱贫困、增收致富,更是在各村内掀起了争当脱贫致富“先行者”“排头兵”的热潮。
  2018年,索朗基和丈夫搞起了经济农作物种植,通过种植胡豆和青豌豆增加收入,仅一年纯收入就达到2万元,一家子顺利脱贫。
  “刚开始种植的时候,我担心不好卖,县委县政府就带头请各个机关食堂在我这儿买青豌豆,多亏了他们的帮助和扶持,现在我和家人也过上了好日子。”索朗基说。
  看着索朗基一家有了起色,附近乡镇的农牧民纷纷在自家土地做起了文章,搞起了以青豌豆为主的蔬菜种植。
  如今,行走在明达村,一座座大棚拔地而起,一个个产业扶贫项目落地,村村有产业、户户可增收正在变为现实。
  “为了过好这个新年,我们特意准备了好几天。”熊永才笑着说,一边和孩子们把几天前备好的糖果、油果子、油条、饮料等食品一一摆在桌上。
  聊起今年的打算,熊永才说:“今年要继续扩大种植面积,现在驾照也拿到了,要买辆车跑运输。”夫妻俩满是憧憬,信心满怀。
  不只索朗基和熊永才等村民,放眼阿坝,依托更多的优惠政策、更适宜的产业项目,新的一年里,发展致富、共奔小康的美好图景正徐徐展开。

  何永美 杨秋韵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王祥龙 王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