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24 品读-
A24品读
  • ·吾随物性,以手摹心 《瓦猫》聚焦“手艺人”
  • ·好好活着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吾随物性,以手摹心 《瓦猫》聚焦“手艺人”

葛亮

《瓦猫》

《据几曾看》书影。

  作为葛亮长篇小说《北鸢》中埋藏的命运伏笔,“风筝”这一线索贯穿全书,从而引出了一位风筝艺人——师傅。其三世薪传,皆为一句承诺。由此他也开始有意将笔触衍伸“匠人”故事。数年后,这颗种子悄然生长、枝叶丰茂,结成一部叫《瓦猫》的果实之书。2021年3月4日,该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隆重推出。
  《瓦猫》是事关手艺的一本小说集。收入的三篇小说虽然都描写的是匠人匠心,但各有侧重。《书匠》是中西古籍修复之异同,讲究的是“不遇良工,宁存故物”;《飞发》是传承变与不变之争,持守与创新;《瓦猫》更涉及匠人的根本——吾随物性,以手摹心。
  全书涉及古籍修复师、理发师以及陶艺师三个传统匠种,空间跨越三城三地,由南京、香港到昆明,从江南、岭南再至西南,时间跨度则从当代溯至西南联大时期。以“匠人”为故事之引,葛亮寻找的仍是人的尊严、执着与信仰,时代开阖变迁之际,人的遭遇与变革,是为匠传。“匠人精神”是这些年不断引起各界热议的话题,并逐步由专业领域进入日常生活,甚而成为我们重新审视和诠释文化传统的一个切口。《瓦猫》,也是对这一话题非常及时的回应。

写作缘于参与祖父手稿救护

  葛亮的祖父葛康俞是著名的艺术史学家,其抗战期间在四川江津(今重庆江津区)凭借记忆完成的专著《据几曾看》,至今仍被中国古代书画研究者奉为圭臬。因为手稿受损,葛亮参与《据几曾看》手稿救护工作时,偶然接触了“古籍修复师”这个行当,并亲自体会了一本书被完整修复的全过程。其中每一处细节都不可预知,每一处工作都具体而微。艰辛所在,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却不一定能完成,只有经验老到的师傅才能攻克。这一经历感染了葛亮,启发他写下“匠传系列”首篇《书匠》。在此后数年,葛亮深入寻访各地工匠,接连完成《飞发》和《瓦猫》等作品。
  关于匠人的论述,古已有之。先秦时期手工艺专著《考工记》中说:“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道出了匠人的根本是持守,讲究的是师承。在参与祖父著作的救护工作中,葛亮对“匠人精神”有了新的理解。他说:“我所接触到的他们,会有一种和体态无关的年轻。在神态上,便是发自内心。其中之一,就是他们仍然保持着丰沛的好奇心。在一些和现代科学分庭抗礼的立场上,他们需要通过老法子解决新问题,从而探索大巧若拙的手段和方式。这其实是带有某种对传统任性的呵护与捍卫。如我写《书匠》中的老董,不借助仪器,以不断试错的方式,将清雍正年间的官刻本复制出来。”

既古典又现代的抒情美学

  作为本书破题之作,小说《瓦猫》的主线为西南联大青年学生宁怀远与瓦猫手艺人荣瑞红之间一段感人至深的情感故事。在难以分辨情与理之时,是瓦猫带荣瑞红走出黑暗的屋子;在困苦的岁月里,瓦猫又是撑起家庭的生活之本。
  这个小说的原型空间为西南古镇龙泉。上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中,龙泉镇既是陶艺匠人制作民间“神兽”瓦猫的世代传承地,亦是抗战背景下西南联大多位著名学者的聚居、并复建清华文科研究所、中国营造学社等重要研究院所的地点。为恰如其分地重构这一文学时空,葛亮作了大量详实的考察。通过这篇小说,读者既可领略闻一多、冯友兰、梁思成、林徽因、金岳霖等杰出人物的日常风度与性格魅力,亦可感受特殊的历史时期,在中国人文传统的轴线上,匠人精神与精英文化理念、爱国情怀之间的相濡以沫。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葛亮曾被评论家称为“新古典主义小说”的代表人物。《瓦猫》一书延续葛亮的抒情美学,语言清雅冲淡,叙事温润平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者、评论家黄子平曾说:“葛亮创造了一种既古典又现代的文学叙事语言,既典重温雅又细致入微,写市井风情错落有致,写时代风云开阖有度,成就了这位‘当代华语小说界最可期待的作家’独树一帜的抒情美学。”
  葛亮“匠人系列”小说在杂志刊发后,在文学圈很受关注。上了“收获文学榜”“十月小说榜”等文学榜单,并被《新华文摘》等刊物转载。其中《书匠》更入选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阅读题。封面新闻记者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