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封 面 评 论
但更重要的还是战胜自己
大数据已经越来越多地介入了人们的“手机生活”。公众会偏向于选择那些他们感兴趣的信息,但久而久之,便会将自身置于“茧房”之中。在这样的“信息茧房”中,全部都是感兴趣的内容,很容易致瘾,让人停不下来。如今一些年轻人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去尝试“对抗算法”。有人用“不登录、不点赞、不关注、不评论”的方式尽量减少在网上留下痕迹;有人用多个手机和手机号,尽量分隔可能成瘾的网络环境;有人针对不同的场景训练不同的账号。
(澎湃新闻)
从“困在算法里”到“开始反算法”,对于“算法”的反思,越发成为现代社会备受关注的议题。纵使已然是某个APP的重度用户,也不想被“画像”被“投喂”被“算计”,这是这一届年轻人最后的倔强——就算手机成瘾,也要作个自由的灵魂。
何谓反算法?简而言之,就是用户“静默化”,来去无踪不留痕。按照这种逻辑,不点赞、不评论、不关注、不登录,那么APP也就无从知晓一个人的兴趣偏好、消费需求、人生三观等……这貌似是成立的。但现实的复杂性在于,你永远不知道一个APP、一个系统,到底在后台做些什么?它可能在悄悄监控着一切,悄悄收集着一切,悄悄计算着一切。就此而言,“反算法”更多还是堂吉诃德式的,注定了宿命式的悲怆。
当然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反算法反的也是我们“自己”,是我们的惰性、我们的偏见、我们的情绪、我们所缺乏的自律。或许,反算法更准确的表述,应该是“战胜算法”或“超越于算法”,当我们的自觉自律凌驾于算法控制之上,当我们的理性博识摆脱了“信息茧房”的束缚,我们便是独立的、自由的。
当你足够强大,算法作为一个工具,便是中立的。“反算法”更像是一种姿态式的宣誓,战胜了自己性格与习惯的缺陷,对“算法”自然不战而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