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看历史:大区域视野下的人文观察》
《看历史:大区域视野下的人文观察》
文人与历史,向来密不可分。作家庞惊涛20余万字的新作《看历史:大区域视野下的人文观察》,不仅有新的角度,也有新的深度,还有新的广度,开阔读者眼界的同时,也拓宽了读者的心界。
“该书不但是对钱穆先生‘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的深度契合,而且展示了他在较为冷僻的地界深度打捞、耐心复原巴蜀的人物与事功,其扎实的考据、独立的思想与峭拔的言路,构成了庞惊涛历史随笔的底蕴与亮色。”诚如作家蒋蓝的评价,本书的“底蕴”与“亮色”体现了庞惊涛的写作偏好和趣味,眼界是色,心界为蕴,真是说得恰到好处。
关于历史随笔的写作,我常听庞惊涛谈及。他乐于分享自己的创作体验,并广泛接受其他作家历史随笔的个人偏好。《看历史:大区域视野下的人文观察》中的几乎所有随笔,皆以人文为基调,夹杂着较为深厚的历史认知,反复在“大区域”与“小历史”、严肃历史与活泼散文间寻求平衡。
很明显,他不仅希望本书在严肃的作家和读者眼里,探讨比较深刻的思想内容,也希望在文史小白那里,收获含有类似“平易近人”或“轻松快乐”这种关键词的评价。他在读懂了局部的历史后,也希望读者跟随他的“读懂”,读懂他在本书里言说的历史。
是故,他既有纵横恣肆的联想,也给历史留下了几分情面的个人剖析;既有意味深长的探究,又在感慨处增加了几分自己的当下情绪。他对这种平滑与犀利的拿捏,在这本历史随笔里随处可见,让人耳目一新,意味绵长。
对我而言,我也可以在庞惊涛的史观里,对照出我的史观,这是历史随笔予人最大的便利。每每读到书中的好篇章,尤其是在特别感兴趣的某些历史人物和某些历史事件里,最希望看到他一竿子插到底的评论。这评论无所顾忌,也是由此及彼的情感生发,他全然不去理会这种随笔语言是否温情、内敛。
比如,在《庚子纪事》里,他评价说:“对慈禧而言,庚子乱中,她的仓皇辞庙,并不是让她去体谅民间的疾苦,而是一次离开京城的盛大旅行。”事实上也是如此,国事如此,慈禧尚有心情游山玩水、享受地方官员出于私情的“照顾”,这样的评论确乎深入骨血。
在《张栻:四海无人万古空》一文里,他说“四海无人对夕阳,这是朱熹的悲哀,不是张栻的悲哀。我现在常常这样想。”几乎就是他和历史人物的隔空对话。
在《长孙无忌:令旗山下的穷途末路》一文中,他又有接通古今的感喟:“雨停了,云雾却并没有散去。天色向晚,我要走上漫长的归途,那是一条高速路连着一条高速路的坦途,不似长孙无忌走向黔江贬所的曲折山水险途。”
凡此种种,都可见出庞惊涛在这本书里想要流露出的科学和理性史观。
但文学终归要接近人性,而不是单纯贩卖史观。在这本书里,我同样读到了庞惊涛的情感偏好。他聚焦诗佛王维的“哭”,这是论及王维者很少注意到的角度:“太过理性而冷静的阅读和注解,和少年王维当年的热血铺陈,仿佛在以后每一个有思想交汇的时空里,凝成了一个互不理解的结。真正能打开这个结的人,或许需要经历和王维相同的人生境遇和况味。”
他把杜甫和苏轼这两个和蜀地大为相关的大诗人粘连在一起,目的恰好是关注他们相似的“中年况味”:“《寒食二首》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合而观之,其共同之处,恰在于以两位大家的悲凉之笔,前后呼应,写出了诗人们共有的中年况味,以及这况味之后深沉的众生之念。”(《中年况味:以杜甫和苏轼为参照》)
在《最后的古井》里,庞惊涛貌似在写当代乡村的巨变,实际也是在写“回环”的历史,这也是他特别在写了众多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后,将历史随笔的纵横之笔,关注到当代乡村的原因:“它不是至亲,不是爱人,甚至不是情人,它顶多只是我们人生的一小部分记忆。当新的记忆覆盖旧的记忆,这眼最后的古井也就失去了和自来水共存的理由。”
我喜爱这样的“看历史”,以及“看历史”这样的平行视角下,这样一行又一行的充满深情的文字。我想,已被我双眼收藏的亮色,也会慢慢沉静下来,蕴藏在我心底,像那些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出现过的历史人物一样,有一天,他们会以特别的面目和特别的提醒,再一次出现在我们生活的任意一个大区域视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