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又叫江城、雾都,但我更喜欢叫她山城,因为这里四面环山,依山而建,而且重庆人有山一样爽直的性格。暑假期间,我和爸爸一起来到了这座著名的城市。
重庆给我最大的印象是桥多,她是中国最大的桥都,又被称作桥梁博物馆。我们沿着嘉陵江行驶,看见了拱桥、钢构桥、斜拉桥、悬索桥……这些桥千姿百态,非常壮观。重庆地形复杂,以前,出行非常不便,为了能更快地到达目的地,人们依山傍水修建了形状各异的桥梁。现在,这些桥已经成为重庆一张靓丽的名片。
到重庆第一天,我参观了一家汽车公司。这是一家集开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汽车公司,起源于1862年。汽车专家袁明学伯伯告诉我,多年来,这家汽车公司坚持自强不息精神,已发展成为国内自主品牌中实力的代表,并开发出在手机上自动泊车等新技术,让开车变得非常省心。我发现,这里的汽车生产线基本都是机器操作,组装一辆汽车只需 55秒。工人叔叔说,一块铁板经过冲压、焊接、涂装和总装四道工序就会成为一辆真正的汽车。
第二天,冒着炎炎夏日,我参观了歌乐山脚下的渣滓洞集中营。渣滓洞原来是一个小煤矿,1939年,国民党在这里建立了一所监狱,共有16间男牢、2间女牢。被关押的人里,就包括江姐和小萝卜头。令人难过的是,大多数革命者死于1949年11月27日的大屠杀。同行的龙恳叔叔送给我一本《纤笔抒丹心——红岩英烈诗文选编》,其中烈士白深富的《花》写道:“不怕严寒,不怕黑暗,最美丽的花在漆黑的冬夜里开放。”诵读这些壮美的诗篇仿佛让人回到了那个年代,也让我们走进了革命先烈的内心世界。
如果说新型汽车代表了现在的创新精神,渣滓洞代表了过去的革命精神,那么桥梁就是连接现在和过去的纽带。两天很短,重庆很多景点我没有来得及去,希望大家能去重庆游玩,把更多的美景分享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