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外科三病区护士佘沙: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简介
佘沙,1996年生,四川汶川人,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外科三病区护士。曾入选由中宣部、全国妇联、国家卫健委、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发布的一线医务人员抗疫巾帼英雄谱,获得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5年感受:
在中国就是这样,哪里需要帮助,别的地方的人就非常愿意去帮助他们。
近年来疫情反复,我看到了中国人的团结和大爱,同时也感受到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更高了,也更珍惜现在拥有的。我觉得我应该好好对待每一个人,对这份工作,我要更认真负责。
▶未来期许:
希望能够提升自己的学历,加强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方面的能力,为更多的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5月7日,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外科三病区护士佘沙完成了上午的工作,坐下来回想这5年来自己的变化。
从刚毕业的青涩学生,到经历了武汉战疫的一线“勇士”,再到如今能在科室独当一面,佘沙的5年可以用“成长”和“收获”来概括。每一次经历都是她人生的注脚,每一个困难也都是她人生的勋章。
2016年,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佘沙还是青涩的学生模样。“第一年在骨科轮转,脑子里更多的是书本里的知识,一到临床实践就有点手忙脚乱。”佘沙说,刚开始给患者打留置针,怎么都扎不进去,可越是紧张,失败的次数就越多,她也产生了排斥心理。但是内心的不甘让她不愿放弃,“我就每天把压脉带拿回家练习,找手感。”
还有一次,她在半夜给一位刚接受了手术的小患者测血压,小朋友因为不舒服哇哇直哭。因为这件事,佘沙被带教老师训斥了一顿,原来小患者已经安了心电监护,显示生命体征都是正常的,此时应该尽量不要操作,避免打扰孩子休息。这件事让佘沙受到很大的启发,“还是工作经验不足、不细心,工作只停留在理论上。”从那以后,她对每一个患者都很细心,也学会了从患者体验出发去思考问题。
2018年,佘沙在川大华西医院进修肿瘤介入的护理,学成后她带领科室把工作顺利开展起来,虽然年纪轻轻,也成了能够独当一面的专业护士。
2020年,武汉暴发新冠肺炎疫情。春节前夕,已经回到老家的佘沙听说医院要派医护人员赴武汉,立即向科室申请报名,理由是:单身、没有家庭拖累、是汶川人。最终,她作为四川省第三批援助武汉医疗队里最年轻的队员,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奋战了59天。
在武汉期间,佘沙目睹各地驰援的医护人员和各行各业的工作者无私奉献,“那情景就像2008年地震时全国援助汶川一样。我们中国人真的好团结,我又一次真切感受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温暖。”不同的是,2008年她是受助者,这次她成了支援者。
回想在武汉战疫的经历,佘沙说那时就只想着“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佘沙主要负责预防医院感染和后勤工作,她和同行帮助驻地的清洁工人把使用的清洁工具进行分类分区,并做好标识,查看打扫及消毒的情况;给医疗队驻点酒店的各个角落消毒,避免医护人员在休息期间被感染……
“自己最大的变化就是成长了,回来以后我对病人更有耐心了。”回想战疫带来的收获,佘沙说,她所在的科室大多数是肿瘤患者,作为护士很多时候要目睹一个人生命的流逝,所以内心要非常强大。“近年来疫情反复,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更高了,也更珍惜现在拥有的,我觉得应该好好对待每一个人。对这份工作,我要更认真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