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铁工作人员为旅客服务引导。
没有什么能阻挡一座城市渴望发展的脚步。
2021年11月29日,《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正式印发。《规划》明确,成都都市圈以成都市为中心,与德阳市、眉山市、资阳市共同组成。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是落实“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拓展全省主干的必然之举。
作为拓展城市空间、促进城市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轨道交通被寄予厚望。4月26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指出,要推动城市群交通一体化,发展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
5年来,成都轨道奋力加速成网,已开通运营13条线路、总里程达558公里。在成都都市圈建设全面起势的背景下,轨道交通资阳线作为成德眉资同城化的“先行兵”,已封顶5座车站,预计2024年开通试运营;市域(郊)线成德线(S11)、成眉线(S5)的可行性研究也正紧锣密鼓开展,为“轨道上的都市圈”壮阔蓝图实现按下“加速键”。轨道交通的发展不仅塑造了都市圈的新面貌,也在满足着人们对都市圈生活的无尽想象。
“轨道上的都市圈”是什么圈?在不同的人眼中,它有着不同的身份。
“以前觉得德阳离成都好远,单程要两个小时,路上的时间足够我睡一觉。”今年28岁、家住德阳的小潘想起儿时和父母一起搭乘公共汽车“赶成都”的经历,仍有一些感叹。
但现在,无论是去成都见朋友还是回德阳陪家人,小潘都有了更多更快的选项。“去成都东站坐高铁,20多分钟就可以到德阳。如果想要更灵活的出行选择,还可以到成都医学院地铁站坐3号线摆渡车,直达德阳文庙。”小潘说,现在“赶成都”不再是只有周末才能安排的行程,而是想走就走的便捷出行。“多亏了便捷的交通,不仅能和老同学们经常聚会,还交到了很多新朋友。”在爱交友的小潘看来,“轨道上的都市圈”就是她不断扩大的朋友圈。
未来,轨道交通资阳线将与地铁18号、19号线互联互通,市域(郊)线成德线(S11)、成眉线(S5)将串联两地……成都都市圈城市轨道的畅通,不仅将实现2000多万人1小时通勤的自由,也将持续刷新成德眉资四地年轻人的交友圈。
今年45岁、家住成都成华区的“蓉漂”邹女士已在成都扎根了近20年,她对成都这座城市的期待也在与日俱增。她说,这离不开成都地铁“十年如一日”给予的幸福感。
“坐10号线去新津看花、18号线到三岔湖晒太阳、6号线去沙湾美食街探店……多亏了不断延伸的网线,带我看遍了成都的风景。”在邹女士看来,13条线路满足了她的日常出行需求,“在373个地铁站附近都能毫不费力地找到共享单车和公交站点。”便捷、绿色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已经成为她和家人的首选。
同时,位于世纪城地铁站里的“上闲里”是她看好的成都未来新型网红打卡地,“以前从没想过地铁站可以这么‘洋气’,有鲜花机、自助拍照机,还有一条地下商业街,不出站就可以逛逛吃吃买买,幸福感爆棚。”
在爱游玩、追求高品质生活的邹女士看来,“轨道上的都市圈”是幸福美好的生活圈。
以前,家住成都高新区的老许有一个两难抉择:舍不得青城山绿意环绕的慢生活,又想回到成都带小孙子。今年,儿子一家准备搬家到位于高新区的TOD项目——陆肖·麓鸣九天小区,这让老许的回家之路终于“提上了议程”。
小区里,成片成荫的绿树、一簇簇草木声色“合鸣”……“就像把小区修在了青城山里。”这是老许最直观的感受。面对记者,他已经开始期待着未来的养老生活:出门15分钟送小孙子去学校,然后去超市买菜或在公园里打一圈太极,“想想都很巴适。”“蓝绿交织”的23个TOD项目星罗棋布点缀在公园城市之间,带来了“诗意的栖居”。
“如果要我说,‘轨道上的生活圈’应该是一个郁郁葱葱的生态圈,随处都可见绿色。”老许说。
在轨道交通的支撑下,成都都市圈内部更加紧密地衔接在一起,同城生活已经箭在弦上。“轨道上的都市圈”究竟是什么圈,交给你来定义。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杨芮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