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022年11月22日 华西都市报 -A8 四川-
A8四川
  • ·建圈强链 围绕链主做文章
  • ·成都制造主动地适应经济新常态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企业代表谈制造强市新机遇:

成都制造主动地适应经济新常态

通威太阳能(金堂)有限公司

  在成都市推进制造强市建设大会上,新希望集团、通威集团、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西门子成都数字化工厂、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代表,围绕高质量发展建设制造强市进行发言。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
  记者赖芳杰

新希望集团:将带动更多上下游优秀企业聚集成都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谈到,新希望集团在成都诞生,历经40年的发展,见证了成都的腾飞和崛起。未来,新希望集团将带动更多上下游优秀企业聚集成都,与这座充满希望和梦想的城市同发展、共繁荣。
  

通威集团:抢抓机遇助力千亿光伏产业集群建设

  通威集团党委书记、通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CEO谢毅表示,成都绿色低碳产业前景广阔,坚定了通威扎根成都、发展新能源的信心、决心。作为成都绿色低碳产业“链主”企业,通威积极推进产业建圈强链。公司形成了完整的光伏新能源产业链条,正积极谋划建设30GW高效光伏组件制造基地,建成后可新增产值500亿元;通威太阳能本地配套企业达290家,省内光伏产业整体布局日趋完善;构建了“高新管理运营总部+双流、金堂研发生产基地”的光伏产业布局,积极参与“成眉乐光伏产业经济走廊”建设。
  通威集团以技术合作、参股参投、产业带动等方式,吸引了一大批重点企业和链属企业来蓉投资,共同打造成都千亿光伏产业集群。通威太阳能与天合光能联合投资的通合新能源公司已落户成都并实现量产。

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助力打造西部轨道交通最强集群

  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罗斌说,中车成都公司的发展之路,是成都建圈强链的最佳实践成果,中车成都公司将接续构建竞争优势突出的产业体系,助力打造西部轨道交通最强集群。
  

西门子成都:数字赋能逐渐迈向“智能工厂”  

西门子成都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永利表示,自2011年在成都设立全球第二家数字化工厂、第三大工业自动化产品研发中心以来,西门子集团与成都发展共荣共赢。
  凭借突出的工厂数字化水平,西门子成都于2018年被评为全球首批灯塔工厂,亩均产值和亩均税收连续多年居成都高新区前列,同时满产耗电量仅为2600千瓦/小时。通过数字化转型,西门子成都已逐渐迈向“智能工厂”,未来五年有机会成为西门子数字化工业集团全球最大的运营工厂。针对数字化转型,李永利建议,制造企业能力提升关键在于赋能蓝领员工能力成长。企业应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就业岗位,通过学习数字化工具,培养操作机器人的新型蓝领,成倍提升生产效率。数字化时代制造企业需要更加关注自主创新。数字化技术给制造业赋予了新的创新机会,企业能够从小项目入手,慢慢进入自主创新阶段,获得可持续竞争力。

京东方科技集团:邀合作伙伴来蓉 共建新型显示产业生态圈

  京东方科技集团副总裁秦向东表示,成都京东方作为显示产业的链主企业,将推动合作伙伴来成都共建新型显示产业生态圈,共同推动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卡诺普:锚定“中国机器人先锋”目标

  抢占新赛道卡诺普董事长李良军介绍,公司成立于2012年,已逐步发展为成套电气方案及智能机器人供应商,在控制器领域占据了国产市场份额的半壁江山。公司拥有专职研发人员160余人,占员工总数的44.4%;年均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12%以上,专利成果年均增长率超80%;通过与高校开展“产学研用”,全面掌握电气系统的核心技术,解决了机器人的“卡脖子”难题。
  李良军表示,“专精特新”是中小企业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提能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是中小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中占有地位、形成优势的关键支撑,也是中小企业发挥自身特色、融入制造强国战略,实现社会价值的现实需要。建设制造强市,卡诺普将锚定成为“中国机器人先锋”的目标,努力推动专业化产品服务、精细化企业管理、特色化产业发展、新颖化自主创新与建圈强链的深度融合,不断提升自身规模能级和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