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6 要闻-
A6要闻
  • ·成都市清洁能源占比超过64%
  • ·实现境外班列服务“零时差”
  • ·公告
  • ·苏洼龙水电站全部机组投产发电
  • ·泸石高速公路红军渡隧道右洞顺利贯通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碳排放强度不断降低

成都市清洁能源占比超过64%

  光盘行动、自带咖啡杯、双面打印、绿色出行,这些低碳行为正深入到成都市民生活。
  11月30日,记者从“碳惠天府”平台获悉,目前成都市碳排放强度不断降低,清洁能源占比超64%,创新构建的“碳惠天府”双路径碳普惠机制也已引导超70万用户践行低碳行为,23家单位开发碳减排项目40余个。
  作为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主体,企业践行“低碳+行动”,正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生动实践。

碳积分新场景不断“上新”

  多走一公里、骑共享单车、停开一天车、环保随手拍……生活中,这样的减碳场景无处不在。围绕公众碳减排积分奖励,“碳惠天府”搭建绿色公益平台,对公众低碳环保行为发放碳积分,通过积分兑换商品或服务,引导公众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理念。据悉,自平台上线以来,目前线上碳积分场景已拓展到15个,其中7个为今年新增,包括大件垃圾回收、公交地铁出行、绿色医疗、房政通服务、生活缴费、垃圾分类、光盘行动打卡。
  同时,围绕“低碳消费”制定了“餐饮、商超、景区、酒店”低碳评价规范,以引导相关企业实施低碳管理,并对达到要求的场景赋予低碳属性,公众在这些场景内的消费行为也可以获得碳积分奖励。
  据了解,从11月2日起,首批300个B端龙头企业加入“低碳+行动”公约联动,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多种消费场景。
  首批联动的企业涉及快消品、国际知名企业、甲级写字楼、新能源汽车、大型购物中心以及体育文化、咖啡、餐饮、酒店等行业,实打实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全覆盖。

“碳惠天府”将持续广泛发力

  2020年,成都市在国内首创提出以“公众碳减排积分奖励、项目碳减排量开发运营”为双路径的碳普惠机制,构建以“碳惠天府”为品牌的碳普惠机制,是成都主动对接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顺应超大城市治理规律和市民对美好生活期盼的内在要求。
  记者注意到,《成都市深化“碳惠天府”机制建设行动方案》在11月初发布,提出将“碳惠天府”打造为具有成都特色、全国领先、全球影响力的碳普惠新样板,为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贡献力量的建设目标。《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在强化商业激励、碳减排量交易变现的同时,更加注重政策鼓励。如在政府资源常态激励方面,青城山-都江堰、西岭雪山每年将各提供1万张免费电子门票,金沙遗址、武侯祠、杜甫草堂、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都市动物园、成都市植物园等市属主要文化场馆和景区每年将各提供5000张免费电子门票等,均用于公众碳积分兑换。
  此次“低碳+行动”的持续推进,也将有力推进绿色低碳全民行动,掀起一股简约、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促进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的提升。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