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3 小小说-
A13小小说
  • ·豆镇的故事
  • ·茶香
  • ·幸福的家
  • ·生活服务广告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豆镇的故事

  

□秦维

  豆镇人爱吃沙炒胡豆,有事没事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爱装一些在兜儿里,一边聊天一边慢慢地嚼,豆镇也因此而得名。但真正让豆镇名声远扬的还不是沙炒胡豆。镇上有两户人家,长期家贫,无力翻修祖上留下来的老房子,有一年,这两家老宅子被城里来的一位游客发现了,回去在一家报纸上写了一篇游记,大赞这里原汁原味的老建筑,借了这老宅子的名头,豆镇便成了远近闻名的古镇。
  镇上有一个姓陈的居民想不通,说,早些年大家还斥责这两户人家好吃懒做,谁料到现在还真应了“懒人有懒福”的那句老话。大家都说想当年我家老房子没翻修前,比他们两家阔气多了!
  陈姓居民,我们就叫他老陈吧。这样的话多说几回,老陈就觉得很没意思。光靠老祖宗算什么本事啊?他看到来镇上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便打起如何借古镇做点生意、发点小财的主意。
  老陈刚开始卖沙炒胡豆时,大家差点笑掉大牙,说他想钱想疯了,那玩艺儿要能赚钱,“我手心煎鱼给他吃。”偏偏老陈就不信那个邪,胡豆铺子一开张,买卖居然出奇的好,特别是周末和节假日,满大街的游客嘴里都“嘎嘣嘎嘣”嚼着沙炒胡豆,声音十分响脆。
  最先发现古镇的那位游客得知后,专程去豆镇作了一次回访,又在报纸上写了篇文章,一下子又把老陈的胡豆铺子炒火了,铺子前每日门庭若市,排起长队。于是全镇的居民便一窝蜂开始效仿起来。
  古镇上卖沙炒胡豆的铺子一多,游客的嘴也开始挑剔起来。为了区别于其他人,老陈便在店铺门上挂起了“陈氏沙胡豆”的招牌。然而豆镇姓陈的居民很多,见这一挂效果好,都纷纷挂起“陈氏沙胡豆”的牌子,反把游客搞得一头雾水。
  老陈并不生气,又换成“古镇正宗陈氏沙胡豆”的牌匾。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几乎是一夜之间,“正宗古镇陈氏沙胡豆”“古镇陈氏正宗沙胡豆”之类的匾牌也跟着挂满大街,有的甚至还特地注明“仅此一家”的字样。无奈,老陈只好另想绝招。
  一日,一位女游客问老陈,你家是不是报纸上说的那家陈氏沙胡豆?老陈受到启发,便将登他那篇文章的报纸版面复印放大后挂在店铺里。这一招其他镇民没办法模仿了,毕竟没人专门为他们写过文章。但也不乏人提出质疑,说豆镇自古以来就有爱吃炒沙胡豆的传统,凭啥单说老陈家是正宗?于是一场争论就此轰轰烈烈展开。
  消息又传到最早发现古镇的游客那里,他又迅速写了一篇《谁是正宗陈氏沙胡豆?》的文章,各家争得闹热,老陈却异常冷静,他心中早已有了打算,因为从一开始,他就没有打算赢下这场舆论大战,他希望这场沸沸扬扬的口水战闹得越大、时间拖得越长越好——他打算开一家古镇陈氏沙胡豆食品有限公司,正好省了一大笔广告费。
  老陈越想越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