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3 要闻-
A3要闻
  • ·把老乡们的期盼带到大会,把会议精神带回来
  • ·拓宽高职学历提升通道 加强专业学位硕博培养
  • ·履职为民 探索现代高效特色农业新路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全国人大代表李雪平:

把老乡们的期盼带到大会,把会议精神带回来

李雪平

  

人物名片

  李雪平,全国人大代表,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履新感言

  准备了三份建议,全是围绕粮食生产的。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一定会认真履职,用实际行动把老乡们的声音传递上去,把会议精神带回来。
  当过兽医、也办过糖厂,但种粮一直是他的坚守。从眉山市东坡区永丰村农田里走出的村书记李雪平,今年有了新的身份——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3月1日,已经到达成都的李雪平,正认真为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做准备。
  这次,他准备了三份建议,全是围绕粮食生产的。“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一定会认真履职,用实际行动把老乡们的声音传递上去,把会议精神带回来。”

三项工作
永丰村有了新变化

  2月28日,李雪平到达成都,即将开始他的首次两会之旅。李雪平是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2022年6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考察调研。永丰村是眉山市有名的种粮大村,村里建成了3100亩高标准农田,在全省率先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去年,全村粮食总产量超4000吨,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8万元。
  总书记考察之后,永丰村在忙些啥?“一个是对高标准农田的提质增效、还有就是对‘丰收里’的建设,第三个就是庭院美化、农村风貌改造工作。”电话那头,李雪平一口气说了三项工作。在去成都前,他还天天去“丰收里”的建设现场“督工”。
  李雪平所说的“丰收里”项目,简单理解就是建设村里的综合服务中心。去年底,永丰片区“天府粮仓”核心区建设专项规划正式发布,明确提出要打造“万亩稻花香、太和永丰村”的美好愿景以及7类44个重点项目清单。永丰村“丰收里”项目,就是其中一个重点。该项目建成后,主要有三大功能:集体经济发展中心、游客集散中心、为民服务中心。
  “现在主体工程已经完工,预计今年5月就可以投入运营了。”李雪平说,“到时候游客来了不仅有看的,还有吃的和耍的。”

三份建议
围绕粮食生产为种粮户“发声”

  今年53岁的李雪平是土生土长的永丰村人。虽然之前办过糖厂,也当过兽医,但种粮却一直没放弃过。“因为我们父辈都过过粮食关,深知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因此,在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后,李雪平将建议的方向确定在了粮食生产方面。
  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李雪平经常走家入户调研,也与村里农户、党员、干部等深入交流,听取大家对粮食种植、永丰村发展方面的建议。此外,李雪平还组织召开了两次座谈会,把种粮大户召集起来,大家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想法、看法。
  在充分听取大家意见后,结合自身多年带领永丰村种粮的经历和经验,李雪平整理形成了三份建议。“一是希望国家对农资产品价格进行宏观调控的建议,第二个就是希望适当提高粮食的收购价格,还有一个建议是加大对种粮大户的补贴。”李雪平说。
  这三份建议可以说充分关注到了基层种粮户的权益。对此,李雪平说,人民代表来自人民,就是要为人民发声、办实事。“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很荣幸,也深感责任重大。我一定将老乡们的期盼带到大会,也会将会议精神带回来,更好地带领村民奔赴幸福生活。”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王越欣 李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