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治水获得“浙江李冰”美誉的安岳人汤绍恩留下家训
以汤绍恩姓氏命名的“汤公路”。
三江闸闸墩。图据绍兴市鉴湖研究会
以汤绍恩姓氏命名的“汤公桥”。
浙江绍兴为纪念汤绍恩而命名的汤公社区。
汪毅所著《汤绍恩述评》。
在今天浙江绍兴北35里钱塘、曹娥、钱清三江汇合处,有一座桥闸结合的明代建筑——三江闸。数百年来,三江闸及其堤坝成功地阻挡了海潮的一次次侵袭,保护了绍兴平原不再受咸潮之害,使其成为旱涝保收的膏腴之地。三江闸代表了明代滨海水闸建筑技术的最高水平,也是中国水利史上继大禹治水、李冰治都江堰之后,又一伟大的治水工程。而它背后的重要推动者,是来自今天的资阳市安岳县、有“浙江李冰”“绍兴恩公”美誉的汤绍恩。
由省纪委监委机关、省委宣传部主办的第二届“天府好家规”征集活动启动以来,收到了各地不少家风家规故事。近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来到安岳县岳阳镇陶海村,了解汤绍恩治水的故事。
陶海村位于安岳县城北部,记者首先来到汤绍恩第十九代孙汤铨叙的家中,推开堂屋大门,“三江砥柱”几个大字格外显眼。“这个主要是因为他(汤绍恩)在浙江治水,修建三江闸而来。”汤铨叙指着上方的匾额说道。
据清乾隆年间编纂的《汤氏族谱》记载,元代汤氏先祖汤伯坚“由楚仕蜀,开安岳基”,至汤绍恩为第八世。而由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原副巡视员汪毅所著《汤绍恩述评》,详细记录了汤绍恩“一人、两城、三江闸”的故事。
明嘉靖五年(1526年),汤绍恩中进士,先后任户部郎中、德安(今湖北安陆市一带)知府,嘉靖十四年(1535年)调任绍兴知府,最终官至山东布政使。汤绍恩是安岳古代历史上第一位进入正史(二十四史)《明史·循吏传》的人物。
“他到绍兴任职后,对当地频繁出现的水患和旱情十分关心。”汤氏后人汤朝林说,当时,山阴、会稽、萧山三县之水均经玉山闸入海,由于潮汐日至,拥沙积如丘陵,一遇大雨水潦,则水受沙阻不能骤泄,良田尽遭淹没,百姓苦不堪言。汤绍恩到任后,遍察水道,最终决定在钱塘江、曹娥江、钱清江三江汇合处的彩凤山与龙背山之间建造三江闸。
三江闸工程始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七月,翌年竣工。闸内建有“泾溇”“撞塘”“平水”三内闸,备大闸冲溃之御;闸外筑石堤400余丈以扼潮水冲击。刻“水则石”(相当于现在的水标尺)于闸旁,根据水势潮情启闭闸门。
嘉靖十七年(1538年),汤绍恩又主持打通古鉴湖东塘、南塘以及通塞的堰、闸,东西连亘百里,水面宽阔,既有利于蓄水,又便于船只通行。至此,经过汤绍恩的努力,绍兴形成了河湖密布、土地平整、灌溉方便、旱涝不虞的三江水系,他也因此有了“浙江李冰”“绍兴恩公”的美誉。
绍兴之后,汤绍恩官至山东布政使,晚年又回到故乡。《安岳县志》(康熙本)收录有汤绍恩回到安岳后写的四篇文章:《董公去思记》、《新修大成乐记》、《李公祠记》和《十礼图说序》。
汤绍恩去世后,安葬于陶海村。当时消息传到绍兴,百姓大为悲痛,感念他的恩德,于府城开元寺和三江闸旁建立汤公祠、汤太守庙奉祀。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汤绍恩被敕赐为灵济侯,雍正三年(1725年)被敕封为宁江伯,享有“泽被三江”的声誉。
2014年5月,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绍兴市水利局、绍兴市鉴湖研究会等有关单位还组织人员前往陶海村,缅怀这位伟大的水利人。
如今,三江闸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以汤绍恩为代表的汤氏家风,也历代传承。汤铨叙家中“三江砥柱”几个大字之下,还写有一副对联:“书是天下英雄业勤归人间富贵根”。
“这相当于是我们的祖训。”汤铨叙说,自己从小就知道祖辈有一个为官从政的叫汤绍恩,但并不特别清楚其做官时的实际功绩,“直到绍兴那边专门过来人,我才明白祖先的伟大,作为汤家后人很自豪。”
十四字的祖训看似简单,但汤铨叙认为意义深远,“认真读书、刻苦勤劳在什么年代都不会落伍,这是老祖宗的智慧,更是对我们后辈人的期许。”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陈远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