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四川方言中的诱子就相当于钓鱼时的鱼饵。诱子骗人手段多种多样,一般人稍不注意,就要上当受骗。
上世纪80年代末,赶场天,我们镇上来了一个卖耗子药的外地老头。老头的摊子上摆着被耗子药毒死的大老鼠,个个都有半斤多重,无疑是卖耗子药最好的广告。老头还有个规定:只要拿着被他卖的耗子药毒死的老鼠来,就可以换一包耗子药,一分钱都不用出。
刚开始,镇上的人都不相信老头卖的耗子药能毒死老鼠,很少有人去买他的耗子药。但老头上次赶场卖耗子药,第二场、第三场就真的有几个人提着被毒死的老鼠到老头的摊子上换耗子药来了。看到老头卖的耗子药真能毒死老鼠,我妈也买了。老头卖的耗子药贵,三角钱一包,但我妈想到家里头的老鼠闹得凶,就咬咬牙买了一包回去。
哪晓得,吃了拌有耗子药的卤鸭骨头,家里头的老鼠不但一个都没有被毒死,反而比以前闹得更凶了。晚上一关了灯,到处都在“叽叽叽”地叫唤,吵得人根本睡不好觉。过了两天,一个曾经卖过耗子药的表叔到我家来耍,才说出了原因。我表叔一看老头卖的耗子药,就说:“这是啥子耗子药哦,这就是瓦背上的黑灰灰再和点干黄泥巴粉粉做的。”
到了第二个赶场天,我妈和巷巷头买了老头耗子药的人约好,准备去找老头算账,等到了场上,才发现卖耗子药的老头早已人间蒸发,哪儿还有人呢。
吃一堑,长一智。我妈说:“看到那些人提起那么大个的死老鼠去换耗子药,还以为老头卖的耗子药有好凶,哪晓得,那些人全都是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