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特写
吃过早饭,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大朝驿村的王建元便招呼同村的邓有刚一起出门巡护,此时刚过凌晨五点半,天微微亮。
青石板路延伸至山间,苍茫古柏绵延挺拔于古蜀道两旁。“最近垃圾越来越少了。”王建元拾起一根枯枝,回头跟邓有刚聊着,又继续前行。
这样的场景,两人已重复十余年。他们不计报酬,不问前路,日复一日,维护着蜀道的绿意。
在广元市昭化区,像他们这样的巡护员还有三十多人,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蜀道卫士”。9月中旬,在大朝驿村古蜀道上,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见到王建元、邓有刚,感受其十余年如一日的热爱坚守。
每年雨季,山洪易发,路面石板滑落、路基堡坎垮塌时有发生。王建元和邓有刚巡查时会带上锄头等工具,一路走一路修复。一天下来,两人要走好几公里。
2021年7月中旬的一天,一场暴雨突袭。王建元和邓有刚抓起装备赶紧出门巡护,结果遇上塌方,两人立刻组织四五十人抢修,成功阻止了一场更大的险情。
最近,来古蜀道徒步游的人逐渐多起来,由当地居民共同呵护已久的“宝藏”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
遇到不熟悉路的游客,王建元和邓有刚偶尔还会带路。有人赞叹道路干净整洁时,两人脸上都有按捺不住的骄傲。毕竟在没人管控前,这里野草、垃圾随处可见。
令人高兴的是,邓有刚家开的商店生意也逐渐红火,游客休息时会在这里吃点方便面、喝点水。村子里的经济,被古蜀道一点点带热起来。许多在外务工的村民回到家乡,谋求新发展。
看到村庄变化,村民也干劲十足,在平时的开会宣传中,大家逐渐明白了保护蜀道的意义。
2017年,昭化区出台《广元市昭化区生态护林员管理办法》,将原来“蜀道长”负责的道路巡检、环境卫生、森林防火等职责纳入护林员工作范畴。尽管已很少有人再叫他们“蜀道卫士”,但王建元、邓有刚等人仍自发守护着蜀道。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刘彦君 吴德玉 刘彦谷 纪陈杰 陈远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