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榆林建置始于春秋战国,兴于明清,明朝九边重镇“延绥镇“(又称榆林镇)驻地。明朝万历年间,在纷乱的战火中,这里曾撑起延绥乃至大明王朝北方的天。“两守孤城,千秋忠勇。”康熙皇帝曾为陕西榆林古城写下这八个字。
数九寒冬,大雪初霁的榆林城头,任凭凛冽的风凌乱我的头发。轻抚着斑驳的砖石,抬头凝望,是魁星楼,佝偻着它残缺的身躯……
掀开历史大幕的一角,有耀眼的光芒在闪动。历史中,一群桀骜不驯的将士,披坚执锐,带着硝烟向我们走来。
这是一群怎样的人啊,在陕北的土地上,有如一棵棵大树,顽强生长,守望一方。慢慢地,枝条和根杈坚毅地伸过黄河,伸向山西、伸入京畿,直至遥远的辽东辽西,扎下根,荫护着人们。
我们的先辈,延绥、榆林、榆阳的人们,听惯了征战沙场的“说书古朝”,看惯了热血在刀枪间迸溅的厮杀。耳濡目染,彪悍之风、尚武之气就在胸间升腾,立志尚勇,也就自然成了他们的追求和向往。
一人出,众人捧,二人出,众人举,养成了这块土地上的热血男儿效命疆场、驰骋边塞的人格秉性和将门家风。
直到有一天,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簪缨阀阅、一世传奇,多少鲜活的生命随着王朝的没落黯然逝去,承载过无上功名荣耀的祠寺已然落寞沉寂,抬头望,只见魁星楼那残缺的、佝偻着的身影。
时光蹉跎,古老的城池重获新生。它幸存的枝枝桠桠,在广袤的田野里生根、萌发。依然有料峭的风,依然漫卷着一些尘沙。嫩叶儿探出头,花儿露出脸,哦,又是春天了。散落荒原的种子,风沙吹过,野火烧过,但却顽强地在那里萌发、展露着生机。
如今,人们安享着恬静和平的生活。和煦的阳光如母亲的怀抱,软软的、暖暖的。广场上,有白发翁媪惬意的舞姿;草坪上,有垂髫童儿无邪的笑声。这是寻常百姓的希冀,这是国家民族的福祉,还有那坚韧传承的大漠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