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9 特别报道-
A9特别报道
  • ·走进大巴山南麓 寻觅荔枝古道遗存
  • ·融入血液中的乡情 让荔枝道上的美好代代相传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走进大巴山南麓 寻觅荔枝古道遗存

采访团在达州市宣汉县马渡关镇寻找荔枝古道遗存。

  苟在江(右)向记者介绍饮马槽等古道驿站遗存。

  唐代诗人杜牧用一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让荔枝道上发生的故事天下闻名。如今,快马加鞭、接力传送的古代“特快专递”场景,已如烟云般飘散在历史深处。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曾在漫长历史时期于川陕之间人员来往、物资交流发挥重要作用的荔枝道,已不再作为主干道使用。但凝结在荔枝道上的人文信息和精神价值,却穿越时间,在现代社会发挥着考古、历史,乃至文旅融合方面的价值,以自己的方式滋润当代。
  日前,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寻路蜀道”大型人文采访活动采访团开启寻访荔枝道之旅,先后来到荔枝道起点重庆市涪陵区、达州市宣汉县马渡关镇、达州万源市鹰背镇及相关乡镇(村)、山川河道旁,实地寻访荔枝道遗存。

荔枝道马渡关段的前世今生

  从目前专家考证出来的荔枝道线路来看,全程1000多公里的荔枝道,途经达州境内约200公里。荔枝道在达州留下了许多古道遗址遗迹和传说故事。采访团在达州探访的第一站便是宣汉马渡关。
  唐朝天宝九年(公元750年),马渡关这个地方置阆英县。荔枝道从此地穿境而过,马渡关是其中重要的一个驿站。“马渡关”这个名字的得来比荔枝道更早,它与三国名将张飞有关。据当地人讲述,东汉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张飞受诸葛亮之命从荆州夺取巴州,率部夜达沙溪河,河水陡涨,无舟桥可渡,张飞三更醉而提矛扬鞭,跃马渡河,乡人于渡处刊石刻碑“张飞跃马飞渡”,故名“马渡”。明朝全国各地设关,更名“马渡关”。
  近些年来,不少考古专家曾到马渡关进行考古调查,重点点位就是浪洋寺。由于寺庙摩崖造像一般在交通干道附近开凿,所以专家在马渡关考察后认为,马渡关浪洋寺的摩崖造像,印证了历史上的“大唐盛世、马渡雄风”。
  对马渡关境内荔枝道有较多关注和深入了解的马渡关镇人大主席李映安说,除了浪洋寺摩崖造像可以佐证荔枝道经行此地外,马渡关的古驿道遗存也较多,“在大约15公里左右的荔枝道马渡关段上,还有古桥、古道遗迹相关石刻等,为荔枝道经过马渡关提供了更多的证据。”
  李映安还提到了位于沙溪河上的那座古桥。“这个古桥长约20米,宽约2.4米,部分桥面已垮塌,分为人行道和马行道,现在还能供行人使用。有专家初步判断可能是唐代的,但需通过考证进行认证。”他说。
  马渡关对荔枝道遗存的保护力度较大,部分荔枝道已被纳入旅游景区保护。2016年,部分荔枝道、浪洋寺摩崖造像被纳入宣汉马渡关石林景区,并已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退休教师的荔枝道探寻之旅

  “荔枝道,以县为单位,经过达州万源市的里程最长,以乡镇为单位,经过万源市鹰背镇的里程最长。在鹰背镇,至今还有拦马墙、饮马槽、关墙、衙门营盘等遗迹存在。”对荔枝道有着多年研究的苟在江说。
  69岁的苟在江是地地道道的鹰背当地人,生于斯长于斯,在当地学校教书多年。教学之余,他热衷于当地历史文化研究。
  苟在江说,从1990年开始,他对荔枝道产生了浓厚兴趣,“为了更多了解荔枝道的情况,我还曾利用三个寒假,沿着荔枝道的总线路实地探访过,从重庆市涪陵区到陕西省西安市。”
  鹰背镇境内的仁斋公-化米梁古道又被称为鹰背古道,呈南北走向,经过竹筒沟、跑马梁等地。在鹰背镇采访期间,采访团在苟在江的带领下,前往上述地方寻觅荔枝古道遗存,并成功找到饮马槽、拦马墙、三步两洞桥、衙门营盘等古道遗存。据苟在江介绍,当地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与荔枝有关,“上了鸡公寨,荔枝在不在;进了竹筒沟,荔枝就要丢;过了化米梁,荔枝才稳当。”
  由于年代久远,受自然风化影响,处于山林深处的鹰背古道路面大多凹凸不平。在部分道路的条形石块或路旁的巨石块上,采访团发现有圆形柱洞和条形石槽。对此,苟在江解释说:“圆形柱洞是为了固定栓拴马桩,大石板上的长方形石槽很有可能是用来给驿马补充饮水和草料的饮马槽。方槽不远处凿有一个圆孔,是钉木桩用来拴马所留下的痕迹。”
  在前往鹰背镇大垭口村任斋公组鸡公寨(小地名)的途中,采访团看到一截用大石条砌成的护栏。苟在江说,这里的石头圆润光滑,经专家分析,应该是古时驿道上的“拦马墙”,是当年为防止马匹受惊失蹄坠崖而修建的。他还特别提醒采访团成员注意观察,左边拦马墙和右边石壁上深深的弯槽,据说是当年闩门杠用的,叫做门杠槽。

界碑拓片带来荔枝道远古信息

  除了实物证据,当地出现的碑刻文字,对荔枝道过境万源市鹰背镇的具体走向确认,也带来更多帮助。记者经过梳理相关资料和实地采访发现,关于荔枝道过境鹰背镇,很多人都会提到在瓦子坪竹筒沟发现的一块石刻界碑。界碑上刻的关于任、李两个家族分地界的一段话中,带有“天宝”“贡果”字样,被认为是荔枝道行经此地的有力证据。
  苟在江说,界碑中提到的任姓和李姓至今仍存在。两个村子以河流为界,一个叫任斋公,另一个叫李家坡。两个姓氏的人隔河相守,相安无事。
  据苟在江介绍,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就听村里的老人说起过这块石头界碑,“他们跟我说,发现一块石头上刻有字。我当时就去看了,但因为对荔枝道没有了解,就没在意。后来对荔枝道产生浓厚的研究兴趣后,我才意识到这块界碑的价值。大概在2007年,我用纸将碑上的字拓下来。2010年,当地下了一场大暴雨,导致山体滑坡,这块石头被冲垮,界碑也就荡然无存了。”
  曾担任过鹰背镇瓦子坪村村委会主任的苟兴光也对这块石头界碑有印象。“当地不少老人都见过这块石碑,我也见过。当时山体滑坡把石头冲垮后,我们还组织人,动用机械设备去挖掘、寻找,希望能找到一些残片,但最终没找到。”

文旅融合让荔枝道焕发“新生”

  对于荔枝道留下来的丰富文化遗存,当地非常重视。据鹰背镇副镇长贺远令介绍,鹰背镇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成立了荔枝古道(鹰背段)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专班,专人专责荔枝道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他还特别提到,要“原生原态,系统保护。同步抓好古道及附属设施、景观的保护工作,保护好周边地质地貌、古树名木、附属景观等原生态、原面貌,维护古道遗迹真实性和完整性。”
  对于在荔枝道开展的文旅开发,贺远令提到,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科学合理开发荔枝道文化资源,在不破坏其原貌的基础上,促进其释放出宝贵的经济社会价值。
  “荔枝道(达州段)的文化遗存总体保存完好,但也有部分受到损毁,加强对荔枝道沿线文化遗存的保护刻不容缓。”达州市博物馆馆长王平说。他还提出具体建议,依据荔枝道文化线路长、文化遗存丰富、文物景点较分散的特点,可适度开发荔枝道文化线路旅游,加强文旅融合,可以先期规划在宣汉马渡关镇、万源市鹰背乡至秦河乡一段有代表性的区域,有步骤、分阶段进行打造,恢复青石板古道,修复部分古驿站、拦马墙、拴马石等,开设宜居宜玩的“幺店子”,开发有民俗气息的传统旅游产品,让人们在体验荔枝道文化时,观赏到古道两侧保存下来的古遗址、古建筑,感受秦巴山区厚重的历史文化魅力。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肖洋 罗轩 喻言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