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5 悦读-
A15悦读
  • ·众专家研讨阿来“大横断写作”
  • ·被低估的蜀地“史记”及其作者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被低估的蜀地“史记”及其作者

——读《一隅天下:方志鼻祖常璩》

  

□林赶秋

  在“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大背景之下,各地纷纷推出系列图书宣传“在地文化”,比如浙江的“杭州优秀传统文化丛书”、四川的“四川历史名人丛书”等等,都产生较大影响。尤其是后者,不仅有严肃论文性的“研究系列”,还有活泼文学性的“传记系列”、合理虚构性的“小说系列”,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近日面市的《一隅天下:方志鼻祖常璩》(四川文艺出版社2023年8月第一版)即“四川历史名人丛书小说系列”十九部之一,由来自常璩家乡、成都崇州市的作家杨虎写作。
  “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2017年启动实施,推出首批十位历史名人,2020年又推选出第二批历史文化名人十人。在这二十人中,有大名鼎鼎的诗圣杜甫、女皇武则天、文豪苏东坡等等,相对而言,常璩虽号称“方志鼻祖”,却是最被大众低估的人物。推其原委,大约跟他的代表作《华阳国志》有关。《华阳国志》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地方志,古代的目录书要么将其列入“伪史”类,要么归入“别史”或“杂史”,伪、别、杂都不是什么好词,加之它写的又是云贵川三省的历史与地理,这些地域在当时的中原人士眼中属于“西南夷”,均为化外之地,导致它被边缘化,其作者自然也随之而受长期冷落。
  司马迁《史记》在提到李冰“穿二江成都之中”后,接着写道:“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以万亿计,然莫足数也。”这段话换作常璩的《华阳国志》来讲,就变成了这样:“穿郫江、检江,别支流双过郡下,以行舟舡;岷山多梓、柏、大竹,颓随水流,坐致材木,功省用饶;又溉灌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字里行间满溢着一种地理上的优势与乡邦上的自豪,文笔比太史公的更美更丰腴。
  欧阳修说:“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一篇而已。”此说有欠公允。遑论王羲之《兰亭集序》,与《兰亭集序》同时期完稿的《华阳国志》有些段落即是精妙美文,如上引这几句,称为“史蕴诗心”、无韵《离骚》也毫不过分。诚如《一隅天下:方志鼻祖常璩》所描叙的:“文采斐然的语句里,常璩将中原视为蛮荒之地的历史”从人皇、大禹讲起,“他以详实的笔墨,赞叹蜀乃‘天府之国’,赞叹蜀中自古多才子”“内心充满了对巴蜀文化的骄傲和自信”。
  基于前面所述缘故,常璩的生卒年代无可考,生平事迹在历史上的记载也极少。只知他从成汉政权进入东晋王朝,却不曾得到重用,甚或为中原、江左的士大夫所排挤,然后便发愤写作《华阳国志》,以之夸诩巴蜀文化,顺道排遣满腹的牢骚。而杨虎的《一隅天下:方志鼻祖常璩》,让过往那个面目模糊的常璩在西晋末年八王之乱的诡谲氛围中,以“一身葛衣,两道剑眉”的少年形象闪亮登场,一下就抓住了读者的好奇心:这眼神间“闪烁着几分忧郁”的十五六岁少年究竟还会经历怎样的曲折和打击,才能最终成长为一代“蜀史”(执掌著作的文职),写出《华阳国志》这部堪称“蜀地《史记》”的煌煌巨著呢?
  动荡历史风云里,常璩作为一名青衿秀士读书郎,走遍千山万水之后,历尽千辛万苦之后,寻觅到了自己的安身立命之道。《一隅天下:方志鼻祖常璩》将他的人生历程艺术地重构了出来,让千载之后的我们读了唏嘘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