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3 要闻-
A3要闻
  • ·看千年古城如何焕新潮
  • ·他们把粽子做成了“非遗”
  • ·摆了3000桌!会理万人“药根宴”热闹开席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辣条粽、火锅粽……一个都不能少

他们把粽子做成了“非遗”

  端午节前夕,成都市金牛区营康西路的赵粽子门店排起长龙,热闹非凡。因供不应求,这里甚至还开启了“限购”模式——每人限购20个。
  包粽子的不少,但把它做出特色的不多,做成“非遗”的更是凤毛麟角。2018年6月,“老成都·赵粽子”成功申报为金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前不久,还申报了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端午节前夕,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探访了这家藏在成都老小区里的粽子店。

粽子也“限购” “前店后厂”模式运行

  6月6日下午,营康西路65号院内热闹非凡,这里几家粽子铺,都有工人在铺子外熟练地包着粽子,来往的居民货比三家认真选购,为这个老小区平添了不少烟火气。
  往里走就能看到赵粽子的门店,切、配、包、煮、晾、装、卖……操作棚内员工“各司其职”,棚外市民排起了长队。
  在显眼处,还贴上了提示告诉来者,不是想买多少就能买多少,为了让更多人买到粽子,这家店“骄傲”地开启了限购模式——每人限购20个。
  店铺内,记者见到了“赵粽子”第四代传承人赵萌。她说,目前店铺是满负荷运行的状态,每天粽子供不应求。
  不同于赵粽子工厂的季节性,赵粽子社区店是全年营业,日常每天销量以千为单位,端午前则以万为单位。“我们门店的产量一天就一两万个,平峰期每天差不多能卖千把个。”赵萌介绍,工厂目前每天的产量也是两三万个。

已传承至第四代 这家粽子成功申报了“非遗”

  赵萌介绍,她家粽子传承至今已有四代,她是第四代传承人。“我们家做粽子多年,发展到现在,已经是目前四川唯一的粽子品类非遗。”她说。
  最初,母亲的粽子只是做给家人吃,并没有打算开店做生意,但陆续有亲戚朋友找上门来购买。慢慢的,这家粽子店就开起来了。
  2006年,从市场管理专业毕业的赵萌在外企已工作了近10年,为了更方便照顾父母和未出生的孩子,她辞职回家,来到了自家的粽子作坊工作。
  2013年,赵萌带着粽子走出营康西路,选择了一处近千平方米的厂房作为生产基地,但因为后续的发展与探索,基地逐渐无法满足生产需求。
  2016年,赵萌又将工厂开到了成都市金堂县。她将古法技艺与现代科技结合,大批现代化设备进入了她的工厂。
  2018年6月,在当地政府推荐下,“老成都·赵粽子”成功申报为金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前不久,还申报了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传统产业与时俱进 辣条粽、火锅粽不断突破

  赵萌眼中,做粽子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产业,但必须与时俱进。
  “我觉得需要改变的是,别人知道它的方式或者说购买的方式。”赵萌说,最初都是口口相传,但现在年轻人获取信息的渠道不一样,她认为应该通过“线上”的传播方式,让更多的年轻人看到粽子,最终认识粽子。
  今年,他们第一次开始进行线上销售,但不久就出现了爆单情况。这也是导致目前粽子供不应求的原因之一。因此,他们不得不关闭线上销售渠道,以满足现有订单的需求。
  除了销售方式的迭代更新,在口味上,赵粽子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粽子是可以包罗万物的,很多食品都可以和粽子融合。”赵萌说,因此,近年来他们和多个食品、餐饮企业合作,推出了具有品牌特色的粽子,例如辣条粽、火锅粽、回锅肉粽等。
  然而,赵萌还有一个想法,希望可以再打造一个以包粽子为载体、传播端午传统文化的基地。从30多年前小区里的家庭作坊,到建厂扩产,再到拟打造粽子文化生态基地,这家从小区“生长”起来的企业正在蜕变为一个“粽子梦工厂”。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苟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