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清
白粥,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餐桌上最朴实的食物。一碗热乎乎的白粥,看似平淡无奇,却款款深情,温暖身心,尤其是在秋冬季节,让人油然而生幸福感。
我从小是喝着母亲熬的白粥长大的。放学后,老远看见家的屋顶炊烟袅袅,我就知道母亲又在做饭了。有时肚子饿了,就催着母亲开饭,母亲总是温和地说,慢慢来,好饭不怕晚,火候到了,味道才能出来。那浸透了浓浓亲情的粥里,有母亲用时光和爱煮出的美味。
如今,无论三餐四季,我都喜欢慢慢熬一锅粥,煮粥的过程很悠长,却并不枯燥,只有米和水,还有一份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就够了。打开炉灶,把锅架上,生米淘净慢煨,随着时间的推移,柔软的米粒缓缓地沸腾,屋里渐渐弥漫着淡淡的米香,最终变成了一锅浓稠的、热气腾腾的粥。用青釉小瓷碗盛了,配以简单的小菜,舀一勺入口,顿感温暖与熨帖,这一天的工作和生活就有了丝丝缕缕的美好和清香。
粥是暖心的人间烟火。陆游《老学庵笔记》里讲到喝粥的好处:“平旦粥后就枕,粥在腹中,暖而宜睡,天下第一乐也。”宋代苏东坡有书帖曰:“夜饥甚,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益胃。粥既快美,粥后一觉,妙不可言。”
寻常白粥,温润包容。小时候吃母亲做的腊八粥,小啜一口,糯米的软糯香、红豆的醇厚香、花生的坚果香……交织在一起,绵软香糯。我在大排档吃过海鲜粥,鲜美的海鲜与细腻的白粥相融合,清淡与咸香带来一种别样的味觉盛宴。以米浆为底的粥底火锅更是精致,食材涮煮后不仅能保留其原本的味道,还有浓郁的米脂香气,一勺入口,米香四溢,食物滑爽滋润,让人久久回味。
一粥一饭,皆有温度。沈复在《浮生六记》中言:“闲时与你立黄昏,灶前笑问粥可温。”品味一碗白粥,领略生活的温良与宁静,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