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1 财经-
A11财经
  • ·全国上市公司有78名“90后”董事长
  • ·高级会员订酒店比普通会员还贵
  • ·白杰品股 连阳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酒店线上预订乱象调查

高级会员订酒店比普通会员还贵

  “9月28日订的民宿,后来行程发生变化,我们提前3天想要取消预订,但平台和房东一口咬定‘不可取消’,连商量的余地都没有。”北京的李先生满脸无奈地说,“他们说‘不可取消’就是最终条款,不管什么原因。”
  多名游客近日向记者反映,在预订酒店时遇到“糟心事”:有人提前3天取消民宿被拒,有人发现同一平台相同时间不同人订价格不一……这些问题,暴露出酒店预订市场隐藏的诸多乱象。

“不可取消”退改难


  和李先生一样,天津市民王先生近日也遭遇了退改困局。9月11日,他在某旅行APP预订了10月3日至5日的酒店,计划带母亲去外地复查身体,房费共计467元。9月23日,他意外受伤,就医后医生建议其卧床休息1个月。于是,他当天便向平台申请取消订单,可客服却回复称:“根据条款,9月11日20:51后取消需扣212元手续费,即使有伤病证明也不能例外。”
  为此,王先生先后提交了就诊记录、受伤照片、医院缴费凭证,甚至让主治医生录制视频说明情况,平台仍坚持“按条款扣费”。
  但让王先生感到不解的是,与他同行的母亲以同样的理由申请取消订单,却可以全额退款。“我俩明明是同时下单的,为什么取消订单时的情况完全不一样?客服一会儿说‘你母亲的订单是不同账户订的’,一会儿说‘系统自动判定’,始终无法给出合理解释。”
  因为没有精力和平台来回扯皮,王先生和李先生最终都无奈选择“认栽”,钱房两空。
  记者采访发现,退改难是消费者在预订酒店时经常遇到的情况,其中大部分是平台方或酒店方以“不可取消”为由拒绝退款。这些订单大多未在预订页面显著位置提示退改限制。

解释权都在平台


  然而,当失约的一方变成平台,情况又完全不同。
  天津的赵女士提前十几天便预订了国庆期间入住贵州某酒店。然而没过几天,酒店以“不接待”为由取消了她的订单。赵女士向平台投诉后,平台承诺“赔付重新订房的差价(最高3倍原订单价)”。她重新预订花了4500余元,可申请赔付时,平台却以“房间数量不一致”为由,拒绝了她的申请。
  “被取消的订单,我预订了5个房间。重新预订时,因为新选择的酒店每间房的大小和原先的有差异,我就订了10间。平台之前说赔付时,只说了价格,没有说还要和之前的房间数量一模一样。我最后的花费明明在平台承诺的3倍原订单价之内,根本没想到会不赔付。”赵女士只能遵循平台的“规则”,重新预订了5间房,但平台还是拒绝赔付。
  赵女士说:“这次平台连理由都没了,就说我‘不合规’,但具体怎么不合规他们又说不清。在我百般投诉下,他们甚至提出只能以优惠券的形式抵扣赔偿。可是我花出去的是真金白银,下次用上优惠券还不一定什么时候。”
  “感觉解释权都在平台,消费者要维权实在太被动了。”赵女士的话,道出了很多消费者的无奈。

高级会员被“杀熟”


  如今,不少平台都推出了不同的会员福利制度,称充值成为会员,等级越高,在预订酒店时可享受的优惠力度越大。然而,在北京工作的秦先生却遭遇了“等级越高,价格越贵”的“杀熟”行为。
  10月初,身为某平台高级会员的秦先生计划预订江苏南京某酒店,他登录平台查询,10月4日至8日的价格为每晚267元;可身边中级会员的朋友查询时,同时间段同房型仅需每晚218元,普通会员甚至更低,仅每晚203元。
  “我当时就蒙了,平台说‘等级越高权益越大’,结果权益是‘多花钱’?”秦先生立刻联系了平台客服,对方先是说“商家临时调价”,又说“可能是网络波动”,最后干脆甩锅“你的手机定位有问题”。
  秦先生回忆说:“我又找了3名不同会员等级的朋友同时比价,在都没有使用优惠券的情况下,高级会员显示267元、中级会员203元、普通会员235元。我的等级最高,价格却最贵。”
  于是,秦先生又和客服沟通了将近1小时,对方始终不正面回应“杀熟”问题,最后直接挂断电话。“我充会员是为了享受优惠,结果成了‘冤大头’,这会员还有什么意义?”秦先生气愤地说。
  酒店线上预订的初衷,是用技术简化流程、提升效率,让出行更便捷。可如今,“不可取消”的霸王条款、模糊不清的责任划分、令人难辨的“杀熟”套路,正在一点点消耗消费者的信任。多名消费者在采访中呼吁:“真心希望相关部门能好好管管,让我们网上订房能少点套路、多点安心。” 据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