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气候干燥,人体水分丢失较多,及时补充这些损耗非常重要,以保持肺脏及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
“喝”点秋风更健康
深呼吸可以增加有效通气量,增加氧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并通过长期深呼吸练习,可以维护或改善肺弹性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肺功能。具体做法是采用鼻吸口呼,进行深长呼吸,早晚各1次,每次10~15分钟。
中医上常讲“秋养肺”,其中很有效的方法就是早睡早起,这样有助肺气舒展,避免阳气外泄。尽量在10点左右就睡觉,每天保证至少8个小时的睡眠。
考虑到老人自身生理的特殊性,可以选择一些低负重、低对抗性、舒缓且安静的运动。以下这些运动适合大多数老年人。
(1)有氧项目:步行、慢跑、游泳、室内骑自行车等,改善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功能。
(2)力量项目:抬腿、单足站立、下蹲、健力球、悬垂、轻器械举重(哑铃)等,增强肌肉力量,防止关节损伤。
(3)柔软性项目:太极拳、健身操、老年舞蹈等,提高协调性,延缓关节老化。
重要提醒:运动前要记得热身,速度要由慢到快,力量要由小到大。
中医讲究药食同源,可以通过食疗健脾养肺,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立秋后每天早晨喝一碗粳米粥或者小米粥,既可防御秋凉,又能和胃补脾,若在粥中加入梨、胡萝卜、南瓜、百合等润肺的食物,更能起到益肺润燥的效果。中医也有“色白入肺”之说,所以秋天多吃一些“白色”食物,可以有滋阴润肺,生津润燥的功效,如雪梨、白萝卜、百合、玉竹、银耳等。
舒服的养肺法:按揉穴位按揉少商穴、鱼际穴、孔最穴、太渊穴、尺泽穴等可起到宣肺补气、止咳平喘、清肺利咽等效果。
《黄帝内经》有云,“悲则气消”,指出过度悲哀最易损伤肺气。因此,秋季养肺,注重精神调节也很重要,保持好心情,没事笑一笑有助于宣肺。人在大笑时可使胸肌伸展、胸廓扩张、增大肺活量,有助于缓解胸闷、消除疲劳、驱散悲伤。
“益气保肺饮”中药茶饮是用中草药代
茶冲泡、煎煮,然后像茶一样饮用,有理脾肺,养正气,提高免疫力,减少患病率,适于体质较弱、易感冒者及正常人群。
从一碗润燥的百合粥开始,到一次酣畅
的晨间深呼吸,再到开怀的朗朗笑声——这个秋天,让我们用中医智慧守护“娇脏”,为身体筑起抵御寒冬的温暖屏障,真正实现“秋天养好肺,冬天少生病”的健康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