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区走出“三新融合”新路径
忙碌的车间里,全员一起努力。
图片由AI生成
向“新”而行筑牢新经济组织“战斗堡垒”
作为新经济组织的代表,阿么科技党支部的“E心向党·匠播先锋”品牌,远不止是一句口号。在选品车间,党员牵头成立的攻坚小组,深度挖掘“成都造”女鞋背后的非遗工艺与匠心故事,将文化底蕴转化为产品溢价;在售后环节,党员主动“包干”棘手问题,建立“问题不过夜”的服务标准,用行动捍卫品牌声誉。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驱动企业业绩不断突破,收获全网600万粉丝的认可,让“党建红”真正成为企业看得见的竞争力和“成都造”女鞋最亮的信任底色。
同时,企业还运用“三化融合”举措,让党建在日常工作中生根发芽——通过打造“云上+线下”双引擎学习模式,实现党员学习全覆盖,让学习“活”起来;通过建立党组织参与企业决策机制,把“工匠精神”“非遗传承”等理念融入产品设计,让党组织声音“响”起来;打造900平方米“党建+电商”融合教育基地,建成党员和员工学习、交流、成长的红色家园,让党建阵地“热”起来。
聚“合”之力发挥新社会组织“头雁效应”
此外,企业主动担当“领头雁”,牵头成立双流区电子商务企业协会,将63家会员单位拧成一股绳。“我们成立协会的初衷,就是要打破企业间的‘信息孤岛’,”协会相关负责人坦言,“党建共建为我们搭起了信任的桥梁,现在大家不再是竞争对手,而是共同打造‘双流女鞋’区域品牌的合伙人。”
在这一理念的推动下,党员骨干定期化身“红色顾问”,走进小微鞋企和个体工匠的工作室,不仅带去直播流量扶持,更将成熟的运营方法论倾囊相授。通过联合开展的10余场“电商助企”培训,他们成功将阿么的实战经验,转化成为行业共享的“金钥匙”,构建了一个从“各自为战”到“抱团共赢”的产业新生态。
赋“能”成长引育新就业群体“红色先锋”
面对思维活跃、流动性强的电商主播群体,阿么科技如何留住他们?答案是:用“初心”引领“匠心”——公司推行“党员主播公开承诺”制度,将诚信经营、传播正能量作为直播不可逾越的底线。同时,通过“老带新结对帮扶”机制,党员主播化身导师,将话术技巧、品控心得乃至应对压力的经验,手把手传递给新人,使新主播的成长周期缩短50%。
在队伍建设上,公司实施“三步走”创新路径,实现党支部书记与总经理“一肩挑”,核心管理层交叉任职,形成坚强领导核心;同步推进主播孵化与党员培养,让党员成为业务骨干,让骨干成长为党员;通过常态化谈心、团建慰问等20余次活动,营造“家”的氛围,使员工留住率常年保持在99%以上。
从屏幕前的每一双鞋,到屏幕后的每一个人,阿么科技的旅程始终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他们不仅卖出400多万双女鞋,更带动全区近3000人就业;不仅打响了“成都造”的女鞋名片,也把温暖送往远方——通过“暖冬行动”等公益活动累计捐赠90余万元……这样的成功实践,正是双流区以“红色引擎”驱动新兴领域发展、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在成都双流,一双“成都造”女鞋的旅程,映射出双流区探索“三新融合”,书写新兴领域强、就业民生优的“十四五”答卷。
10月27日,双流区委社会工作部官方视频号“空港双流社会工作”发布《一双鞋的旅程,一颗心的方向——四川阿么科技“三新融合”赋能纪实》短片。该片生动展现了在区委社会工作部的指导和成都双流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的推动下,阿么科技树牢“跟党创新、跟党创业”理念,通过党建赋能,串联起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与新就业群体,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三新融合”发展路径。□华西社区报记者 李思佳 双流区委社会工作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