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A13 散文-
A13散文
  • ·年华流转南巷子
  • ·都江堰寻铃铛记
  • ·羊杂汤泡饭
大家都在看

扫一扫

下载封面新闻APP

体验更多精彩

都江堰寻铃铛记

  

□南港

  在上海对口援建都江堰灾后重建指挥部工作过的俞斌打电话告诉我,上海铃铛博物馆对外开放了,特邀我们去观赏。俞斌问我,能不能在都江堰找到2008年“5·12”地震前学校用过的铃铛,作为一段历史,作为两地的深情见证,供博物馆收藏。
  对上海援建指挥部的朋友们,我们都习惯叫作“战友”,一起经历过难忘的灾后重建,有刻骨铭心、不分彼此的那种情谊。我在学校工作过19年,学校的铜铃声时不时地还在耳边响起。如果都江堰学校的铃铛在上海被收藏展示,一定是件很有意义的事。
  青城山景区老职工刘永昌老师是个热心人,听说我要找学校用过的铃铛,还是为上海朋友找,就天天逛灌县老城,八方打听,四处寻找。一个老邻居糊弄他,找了个微缩版的仿真铜铃,被他骂了一顿。后来,他通过原向峨乡海虹小学校长霍天学,在一位曾经负责学校摇铃工作的老职工家里找到一个铜铃。蒙尘许久的铜铃铛,经一番擦拭后,依旧光可鉴人,只是铃舌丢失了。他请人配了个新铃舌,要付钱,对方高矮不收:“上海朋友,又不是外人!”
  一个铃铛,把上海和都江堰的距离拉近了。
  “5·12”灾后重建中,上海首先确定援建的项目是学校,首先开工的是学校,首先竣工交付的也是学校。当时上海援建指挥部要求,学校的安全等级要最高,质量要最好,速度要最快。海虹小学并入向峨小学被列入援建计划,得到国内外企业、爱心人士的资助,上海同济大学承担设计任务。经过日夜奋战,一所又一所崭新的学校在都江堰矗立起来。2009年9月1日,向峨小学作为全国第一所全木结构的新校舍,又响起了清脆的铃声和琅琅读书声。上海,给予的温暖渗透在每一位老师和同学的心底。
  这个小小的铜铃铛,带着都江堰师生的深情,于2021年11月21日寄往了上海。俞斌收到铜铃铛,第一时间给我打了电话,声音比往常急切、喜悦。他说,见到这只铜铃铛,就好像听到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想象着孩子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聚精会神地上课,在平坦如茵的操场上快乐地奔跑,在校园里生龙活虎欢声笑语,非常感动,异常亲切。
  铃声悠扬,我的记忆被拉回到了童年。
  我读小学二年级时,看到敲钟人上课下课总摇那个铜铃,心里痒痒的,想要摇一回。有一天上体育课,我溜到老师办公室外,悄悄地从窗户里把桌上的铜铃拿出来,在走廊上使劲儿地摇。铃铛发出“叮铃叮铃”的清脆声,全校师生都以为下课了,纷纷走出教室。上一秒过了瘾,下一秒值日老师就把我狠批了一顿。
  后来,学校大多用了电铃,也有用铜板、钢板,甚至用火车铁轨、汽车轮毂替代铜铃或作为电铃的备用。我读高中住校时,都江堰闹地震。大家人心惶惶,就怕半夜听到报警的铃声。
  那天半夜,睡得正香,突然传来一阵“铛铛铛”的敲钟声。吆喝声、吵嚷声、混乱的脚步声立即四起,有人提着裤子,有人围着毯子,还有人光着膀子就往操场上跑。后来证实是虚惊一场,一位女同学错把火车的鸣笛声听成文庙山上地震警报拉响的声音,半梦半醒间猛敲学校的吊钟。
  一个小小的铃铛,承载了我少年时的记忆,连接了岷江头和长江尾、上海和都江堰的不解之缘,传递着青城山下深深的感恩。
  如今,都江堰的校园大多采用智能广播系统,优美动听的音乐声和提示音陪伴着同学们的校园生活。铜铃铛虽已退出历史舞台,却在上海的铃铛博物馆里以另一种形式延续它的使命,静静地讲述着上海和都江堰的一段不平凡的故事。